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地方 > 正文

辽宁沈阳

老味精厂“发酵”成为文旅新地标

本报记者  刘洪超  2025-05-08 15:07:11  人民日报

红梅文创园厂办大集室内展区。

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

 

巨型游戏手柄、各种动画人物的彩旗绘画、糖果形状的气球墙……“五一”假期,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红梅文创园内的厂办大集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5月4日,一处摊位前,摊主小李向游客热情介绍自己创作的萌宠插画、IP。“这次参加厂办大集很开心,我和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笔下的故事。”小李告诉记者。

“厂区大院不仅是工人们工作的场所,更是生活的社区,因此我们推出了东北原创市集品牌——厂办大集。”红梅文创园的相关负责人说。这个以“像素风”为主题的市集,融合了轻食烘焙、文创好物、萌宠周边等多元业态,并推出每日演出“盲盒”。

在红梅文创园,“工业风”与“文艺味”进行着碰撞。

红梅文创园所在地曾经是原红梅味精厂。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生产的红梅牌味精三度荣获国家质量金奖。2014年,红梅集团留下了一片占地超6万平方米的老旧厂区,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历史建筑被认定为危房。后来,铁西区按照“留修改扩”原则,引入一家民企整体运营味精厂旧址。2019年9月,沈阳红梅文创园正式开园,13处遗留的工业厂房变身成为文创产业新项目,汇聚艺术、文化与创意。

原红梅味精厂78岁的退休工人王红兵“五一”假期从湖北武汉回到老厂区,“看到曾经破旧的老厂区不仅修葺一新,还更好逛更好玩,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尊重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同时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铁西区文旅局副局长李汀表示。

味精厂的工会活动场所,被改造成了以味道为主题的博物馆。其中,有一片由几十棵白桦组成的“森林”,每棵树都植入了一种东北特有植物的味道,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原料库,变为室内音乐现场“原料库LIVEHOUSE”。年轻人在门口排起长队,谈论着即将开始的“声影流光  唱响沈阳”系列演唱会。

发酵车间,如今“发酵”着艺术。“发酵艺术中心”成为东北最大的民营艺术空间,承办各类艺术展览等活动。

“来这里参观体验,感觉非常奇妙。斑驳的老厂房,融合了复古与时尚、商业与艺术。玩法多多,创意满满。”来自广西桂林的游客蒋超群说。

据介绍,园区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示活动近200场次。园区内聚集了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文艺组织30余家。

刚刚过去的小长假,铁西区紧扣“工业+文旅”特色主线,策划系列文商体旅融合活动。“我们还联合2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和12个文明实践基地、实践点,动员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旅游咨询、线路指引、寄存行李、停车引导等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沈阳‘老铁’的浓浓厚爱。”李汀表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精耕细作,黑土层厚度逐年增加
下一篇:旧瓷器厂“塑身”变作游客打卡地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