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龚文静 2023-06-02 11:51:24 人民日报海外版
走进商场,柜台里的培育钻石熠熠生辉,肉眼难辨其与天然钻石的区别;打开电商平台搜索培育钻石,选项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培育钻石的价格只有天然钻石的1/3,品质却可与其媲美。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培育钻石在中国是一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且需求端保持高增速。培育钻石正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心目中的珠宝新宠。
天然钻石大多诞生于10亿至30亿年前,在地壳深处的极端高温高压下形成。如今,在实验室里模拟钻石形成环境,只需几周就能“种”出钻石。与在自然环境里历经几亿年形成的天然钻石相比,人工合成钻石的外观、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没有差别。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区别就像“河里的冰”与“冰箱里的冰”,只有在精密仪器检测下才能发现差异。
培育钻石的出现,一度引起天然钻石企业的抵触。天然钻石的价值部分在于人为营造的稀有性,不少钻石矿业公司通过控制产量,将钻石捧为“宝石之王”,进而攫取高额利润。培育钻石构成的挑战,已引发天然钻石企业的不安。位于南非的钻石企业戴比尔斯,曾发表过“只专注天然钻石”的声明,视培育钻为“眼中钉”。
如今,培育钻石的技术愈发成熟,在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认可、行业规范逐渐建立并完善。不少传统珠宝巨头加快了市场布局的步伐,在培育钻石赛道上发力。人造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时尚珠宝品牌潘多拉、老庙黄金母公司豫园股份表现积极,此前持消极态度的戴比尔斯也掉转风向推出了自家培育钻石品牌。
中国的培育钻石产能约占全球产能一半,其中又有八成来自河南。作为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产业集群地,河南在超硬材料行业耕耘多年,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中国第一台金刚石合成设备六面顶压机在郑州三磨所问世。此后,河南逐渐构建起以三磨所、中南钻石、黄河旋风、力量钻石等企业为代表的完整的人造金刚石产业链条,为中国培育钻石的长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然而,目前中国企业以培育钻石原石生产为主,绝大部分产品在海外进行人工打磨、加工,再通过海外经销商出售给消费者。
如何将产能优势转化为利润优势,在培育钻石产业这片蓝海中占得先机?中国企业不应单纯复制天然钻石的营销思路,而是要注重打造品牌,从增加情感属性、传递科技感方面着手,培养消费群体,引导消费市场,实现行业发展。
培育钻石的发展,势必引起中国珠宝市场格局的重塑。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培育钻石市场渗透率为7%,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7%。在中国实现从培育钻石生产大国到培育钻石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大有可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下一篇:可再生能源建设提速,美丽中国“风光无限”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