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 蔬果产量世界首位,何以实现?

    中国蔬菜、水果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背后是哪些因素在支撑?新科技、新工艺等如何助力?

  • “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成就了我们”

    随着潮流玩具拉布布在全球热销,其出品企业泡泡玛特备受关注。近日,在北京朝阳区泡泡玛特总部,本报记者专访了公司创始人王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这名85后企业家,回应了很多大众关心的问题。

  • 培育优势互补的城市群格局 构建多层次区域协同发展体系

    如何精准把握区域产业优势与发展潜力成为关键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优化等话题进行深度解析。

  • 筑柔性电子强国之路 实现科技创新“开道超车”

    中国科学院院士、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向记者表示,唯有强化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才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可持续竞争力。

  • 辽宁创投焕新篇 资本北上“闯关东”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战巍。战巍表示,社会资本“北上辽宁”的热潮正在加速形成。以科创焕新篇、以政策换空间、以空间换生态,正成为解开辽宁创投腾飞逻辑的密码。

  • 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 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近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2025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期间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转型金融框架,绿金委将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工作,支持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同步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的编制工作。

  • AI将是金融创新最大驱动力 应对数字货币挑战各国要加强合作

    近年来,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兴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也对各国金融监管工作提出巨大挑战。今年以来,美国和中国香港陆续推出稳定币相关规则,引发社会各界对稳定币发展与监管的广泛关注。

  • 中国转型经验为世界“打样” 今年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

    6月24日是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日。当天,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萨迪娅·扎希迪(Saadia Zahidi)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扎希迪在采访中强调了合作共赢与新兴技术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仍在持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中的“稳定器”作用,同时呼吁各国将目光重新聚集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 董煜谈“十五五”规划:为世界提供确定性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专访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他以多次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参与者的视角,详谈五年规划的意义和影响,并对“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建议详谈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 破解“首贷难”是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抓手

    政策组合拳将如何发力?民营企业融资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政策持续用力?记者采访了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

  • 发展养老金融 打造长者友好型银行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来,交通银行坚守国有大行职责使命担当,围绕国家战略导向,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将“五篇大文章”做实做细。

  • 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金融动力

    如何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强的金融动力,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

  • 加速关键领域自主创新 推动中国资产重估可持续

    尽管近期面临来自美国所谓“对等关税”这一外部扰动因素,但中国资产韧性愈发显著,资产重估进程并未因此而中断。

  • 用长期主义打造“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生态

    在日前举办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上,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围绕“如何形成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发表主题演讲。

  • 行业趋暖 创投支持政策正逐步兑现

    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在《驭变图强——创投行业在全球格局变革中的进阶之路》主题演讲时指出,随着创投行业政策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政策在今年逐步落地,关于当前创投行业的发展态势,可以用“趋暖”来形容,整个行业正在迎来春天的气息。

  • 如何在“出海”浪潮中练好内功?

    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蒋赟,聚焦当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应对策略展开深入探讨。

  • 以科技创新破局光伏行业“内卷”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围绕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储能融合等议题提交多份建议,呼吁通过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化解行业“内卷式”竞争,推动中国光伏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

  • 破解三产融合梗阻 激活乡村产业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得利斯董事长郑思敏表示,结合各地的一些经验做法,以及得利斯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今年她带来了两个建议:一是破解三产融合梗阻,激活乡村产业动能;二是以数智化转型重塑农业竞争力,补齐三大短板。

  • 加快启动信托法修改工作 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带来三份建议,分别聚焦加快启动信托法修改工作、推动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 由“卷”到“展” 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有广阔空间

    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安徽代表团驻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变“内卷”为“伸展”,中国汽车行业要往上“展”,往海外“展”。

  • 从源头上做好降碳减污扩绿工作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主要聚焦“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转型”等热点话题。

  • 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

    可回收、可再生材料的推广使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围绕环保材料等领域提出了多份建议,包括加大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快可回收、可再生材料产业化进程等方面。

  • 加快完善新式茶饮行业标准与规范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蜜雪集团执行董事赵红果主要聚焦推动新式茶饮行业健康发展等议题。

  • 构建海外汽车市场共性数据库 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立法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带来五份建议,涉及汽车出海、自动驾驶、车辆购置税、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等议题。

  •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合肥全力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表示,合肥具备良好条件发展科创和产业投资,随着风险投资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国资基金容错免责机制的不断完善,耐心资本正在合肥培育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