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听机器人导览、看裸眼3D、让AI助手提供多语言实时翻译……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人工智能(AI)技术以“破圈”之势成为绝对主角。

5月25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省宁波市落幕。
25日,以“深化改革增动能 扩大开放促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在四川成都开幕。
5月22日至25日,第七届西洽会在重庆举办。这场以“新西部、新制造、新服务”为主题的经贸盛会,邀请泰国为主宾国、四川省为常设主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为新设主宾城。聚焦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共有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家企业(机构)参展参会。
“快来品尝美味的羊奶奶酪,真的很好吃!”在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内,阿尔巴尼亚小伙贾乔·梅奇热情地介绍自己的产品。
5月22日至25日,以“向新 向实 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本届博览会贸易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展区面积、参展商数量和参展商品数量均创新高。
5月22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作为我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国家级机制性展会,本届博览会以“向新 向实 向未来”为主题,聚焦经贸合作、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
记者实探文博会,通过采访多家上市公司及初创企业发现,科技已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整个链条之中,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变革。
22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开幕,预计有1.5万多名专业观众参加,其中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超3000人。

5月22日,为期5天的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去年买过一盏手工灯,今年搬了新家,还想再买几盏。”西藏拉萨市民德吉卓玛说。5月16日至20日,第二届拉萨进口商品展览会在西藏会展中心举行,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种商品云集,汇聚成一场高原上的“全球好物展”。
金枪鱼是吸引参观者的神器,硕大的金枪鱼摆在展台前,就会让观众围得水泄不通,拿着手机疯狂拍照。与别的展会相比,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多了一份观众参与感和烟火气。
13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10日在广东广州闭幕。博览会为期3天,吸引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等90个国家约1300名海外客商,以及5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
第二届湖南(怀化)RCEP经贸博览会5月9日开幕。
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北京科博会为期4天,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有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于5月5日在广东广州圆满落幕。
2025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主办方4月2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博览会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安徽合肥举办,雷达科技领域诸多首创成果将集中亮相。
4月27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闭幕,记者从广交会组委会获悉:截至4月27日,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4372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新高。

4月23日,在第137届广交会集成房屋专区,境外采购商在参观。当日,以“品质家居”为主题的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4月13日,在日本大阪市人工岛梦洲,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的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开园。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24日介绍,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已于4月23日开展。截至4月24日中午,已有来自全球218个国家和地区的195851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风随人动的智能空调、可烟雾感应的吸油烟机、终身免换镁棒的热水器……当这些创新设备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展台上同时亮相时,全球买家仿佛听到了中国家电产业鸣起的新的起航汽笛。
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现场,一些科技感十足的新产品、新服务一一亮相,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未来消费生活描绘了更多可能性。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拉开帷幕,这场持续至5月2日的展会,不仅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厚积淀,也是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新风向的重要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