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每年9月到次年2月,是北半球取暖器需求量增长的高峰期。来自中国的各类取暖产品受到欧洲消费者青睐。
作为中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下凯富峡水电站是40多年来赞比亚最大的基建项目。“下凯富峡水电站是赞中友好的最新例证。这个非比寻常的项目,有力促进了赞比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表示。
近年来,非洲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光伏项目建设,成为非洲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一大亮点。中国企业积极助力非洲国家发展光伏产业,中非光伏产业合作展现广阔前景。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首个永久建筑——游艇码头商业项目10日举行开工仪式。科伦坡港口城是斯中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项目,此次港口城内首个永久建筑正式开工,标志着港口城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吴哥丝绸农场位于柬埔寨暹粒省,是一座展示高棉传统丝绸工艺的文化产业园。作为暹粒的热门景点,该农场每天吸引近千名游客前来参观。
近日,埃及投资和外贸部部长哈桑·哈提卜表示,埃及正努力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消除投资障碍等,以吸引更多投资,提高埃及的国际竞争力。
调查发现,多数国外民众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发展潜能持积极看法,近八成国外民众对中国发展前景有信心。
近年来,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深化合作,两国合作建设的一批批基础设施项目助力埃塞俄比亚经济社会发展,深受当地民众好评。
近日,印尼本土电商巨头Bukalapak宣布关闭其电商业务和实体商品市场,将重点转向虚拟产品,如移动积分、互联网套餐等。
由浙江省侨商会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专题报告会1月10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央外办原副主任、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结合其多年外交经历,分享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和体会。
德国初创企业协会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德国新成立初创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1%至2766家,但仍未恢复至2021年峰值水平。
近年来,新加坡航天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太空经济为核心的新业态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际游客的回归正加速推动新西兰旅游业复苏。据新西兰旅游局最新数据,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新西兰共计接待国际游客322万人次,同比增加约6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数量增长显著,从7.3万人次增加到24万人次。
登上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项目的“愿景平台”,身后是起伏的丘陵,眼前的光伏面板宛如一片蓝色汪洋。远处,上百座线塔若隐若现。
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RCEP生效实施3年来,影响力持续扩大,深化了区域成员贸易投资合作,成为亚太经济一体化主渠道。
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9月以来欧盟天然气储备下降19%,是过去3年来最快的用气速度。目前,欧盟天然气储存设施内的天然气储量降至约75%,低于2019—2023年的平均值。
据塔吉克斯坦霍瓦尔国家通讯社报道,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政府预计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较前一年增长8.4%,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1 3。
波音公司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预测》报告显示,全球航空货运行业正迎来持续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43年航空货运量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到亚洲市场强劲需求的驱动。
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中的“兴农惠民伙伴行动”提出,要打造100个农业减贫示范村,向非洲国家派遣500名农业专家,培养1000名农业致富带头人。近日,本报记者来到马坦吉提萨村,感受中非农业合作与减贫成效。
马尔代夫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2日,该国2024年以来共计接待国际游客196万人次,比2023年全年总数增长9%,再创新高,每位游客在马尔代夫的平均停留时间长达7.7天。
欧盟统计局7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去年12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4%,连续第三个月上升,高于11月的2.2%。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7日发布报告说,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和地区局势不稳定使全球合作水平处于低谷,国际社会应积极探索合作路径,加强合作以应对共同挑战。
近年来,马来西亚古晋、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等城市采取多种举措,加强城市河道治理,为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2024年,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锚”和“动力源”。不少跨国企业继续增加在华投资,以实际行动投下对中国经济的“信任票”。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5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美消费技术行业增长迅猛,但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实施其提议的高关税政策,美消费者在2025年对该行业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力将下降900亿至14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