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1年7月和2024年1月,我国先后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全国碳市场体系,碳市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出行、通讯、教育、医疗条件和居住环境。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跨越式发展。7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取得哪些成就?看8组数据、8大跨越。
记者23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统计,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突破600万家。
记者从全国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135座非煤矿山应用了透明地质技术,近4000个固定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地下及露天矿山智能凿岩、爆破、铲装、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比例大幅提升。
记者日前从国家数据局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东数西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直接投资超过435亿元,拉动投资超过2000亿元,机架总规模超过195万架,整体上架率达63%左右。

东海之滨,舟山群岛与浙江宁波隔海相望。连接两岸、跨越天堑的甬舟铁路建设如火如荼。

江苏丹阳市眼镜成为全球“销冠”,河南平舆县户外用品占据出海“高地”,贵州正安县吉他奏出世界“和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许多县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将本土优势产品推向世界舞台,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蔗糖主产区。做强做大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对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广西加速推进糖业全产业链现代化转型,以数字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96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
5G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折射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
磨憨位于云南最南端,原先是一个边陲小镇,新时代以来,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快速蝶变为国际大口岸,见证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铿锵步伐。
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一条延安苹果产业链,获得信贷、保险、期货等多种普惠金融产品的精准“滴灌”,金融力量推动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其中8月份开行1653列,发送货物17.3万标箱。

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潜力足、空间大。当前,各地设备换新进展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记者进行了采访。
“这批服装下午在连云港装船‘出海’,两天后,就能在韩国首尔上架销售。”一大早,江苏省常熟服装城世界服装中心4楼的4878号档口,商户彭素娜清点完2000余件出口服装,和其他商户一起“拼柜”发货。
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到如今海上的风吹亮陆地的灯、一朝咸水变淡水、优质海水鱼摆上餐桌……我国海洋产业欣欣向荣,托举出一片蔚蓝色的经济新空间。
从晚上8点到12点,云南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茶叶销售直播间内,多个茶叶品牌依次亮相,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主播一边泡茶,一边和网友热情互动。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新热点。以景区、文博场馆、休闲街区等多元场景为载体,结合人工智能、全息影像、增强现实等软硬件技术,沉浸式旅游带来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丰富了人们的出游选择,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市举行。走进展馆,一批数据要素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集体亮相,展现了数据企业乘“数”而上、驭“数”前行的新进展。
9月16日,随着一列满载新鲜蔬菜、应季水果等货物的冷链国际列车从中老铁路磨憨站缓缓驶出,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正式突破1000万吨大关。
据财政部消息,202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929.6亿元,同比下降3%左右。
从盐田变粮田,从能打粮到创高产,从粮食满仓到虾蟹满塘,一片盐碱地,三次大升级,折射出我国粮食安全不断向更高层次跃升的稳健步伐。

山东菏泽鲁西新区海希储能5吉瓦时新型储能系统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于钢筋模板之间,焊接声、锤击声与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甘蔗产业全链开花,蔗农日子越过越甜,折射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