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本报记者 林 琳 王 博 2025-10-23 09:32:12 人民日报
这些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多了,城市越来越新,生活也很便利。城市在更新的过程中,如何保留底蕴和个性?我们的城市,应该有怎样的现代化?
——人民网网友
社交媒体上,常有人分享为什么爱上一座城市,有的因为当地的一座古建、一条老巷,有的因为“巴适”的生活方式,还有的因为锅气满满的一餐一饭……恰恰是这些,构成了一座城市的独特底蕴和独有魅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相当于它的“身份证”。
中国式现代化涉及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城市的现代化。“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不断更新,是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同时也要留住底蕴和个性。
底蕴给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遗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底色。在北京,中轴线如一条贯穿古今的秩序脊梁,书写着悠久壮美的历史文脉;在江苏苏州,纵横水巷与粉墙黛瓦织就江南风韵的“双面绣”……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共同的历史记忆让城市有了精神家园,让人们的乡愁有了温柔寄托。
底蕴让城市更具魅力,让人们近悦远来。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正如人的个性不同,每座城市也有自己的风格秉性。城市底蕴赋予当地人性格底色,也吸引更多“投脾气”的人前来旅游定居、集聚赋能。以热情好客打造“冰雪热”的黑龙江“尔滨”,用匠心传承守护“千年窑火”的江西景德镇……延续城市底蕴,精进“独门绝技”,这些魅力之城在人们念念不忘的钟爱里,奏响高质量发展的乐章。
底蕴既美美与共,又各有千秋,构成我们所生活的多彩中国。这些年,我们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已有9.4亿人生活在城镇。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如今正面临两个“转向”: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如何在保留独特底蕴的同时推进城市更新?有些好做法值得坚持——
巧用微改造,慎用“大手术”,下好“绣花”功夫。摒弃急功近利的大拆大建,通过局部修缮、功能置换,让古城老街既保留风貌肌理,又焕发灼灼新意。河北正定对文物全面“摸家底”,通过实施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古城保护风貌恢复工程等,让悠悠古城添了新风采。
让历史“活”起来,而不是“封”起来,融入现代生活。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上,身着锦绣戏服的闽剧旦角轻舒云袖;街头巷尾间,中国商印展览馆、沉浸式戏剧体验社等纷纷入驻,沧桑古厝焕发新生机。历史空间在当代情境中呼吸、生长,在年轻人奔赴、向往的脚步中,变身休闲新空间。
居民“点单”,政府“接单”,共建共享新家园。“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更新应当尊重居民意见,让民意被倾听、诉求有回应。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湖南长沙蒸菜街小区,曾凭借地道的浏阳蒸菜吸引八方食客。然而,多年累积的违建让小区环境越来越差。后来,通过十几场“零距离”谈心,居民们提出的老旧小区停车混乱等难题得到解决。让人民群众更有参与感、获得感,这样的城市更新为民所需,也呼唤更加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无论其形态如何日新月异,不变的是晨昏交替中的烟火味道、四季更迭间的独特底蕴。日日夜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共同滋养与呵护这份亲切,一起感受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美好。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3日 第 01 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下一篇:稳中求进,宏观调控有力有效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