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十四五”税收成绩单:减税降费超10万亿元助力经济发展

记者 郭博昊  2025-07-29 16:23:00  证券时报

7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时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在超10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驱动下,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

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财力基础进一步壮大。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的税费收入预计将超过155万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0%左右。

总体来看,税收收入规模稳步增长,税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量增质优”的特点。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指出,从税种结构看,“十四五”期间直接税比重超过40%,较“十三五”期间提高了1个百分点,反映出税收的调节分配功能在增强,我国税制结构在优化。

从行业结构看,占比最大的是制造业税收,近年来均保持在30%左右,反映出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税收上的“压舱石”作用;增速最快的是信息软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2024年税收占比较2020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从税收与经济的协调性来看,经济决定税收,但也会有一些因素影响,造成经济与税收不完全同步。胡静林指出,在剔除减税降费、价格变动、税源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后,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增速大体匹配。

超10万亿元税费优惠助力经济发展

税收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反映出我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取得的成效。

胡静林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稳中提质,发票数据显示,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保持在29%左右,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由2020年的15.3%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6.9%,创新产业势头强劲。

区域发展更为协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动力源地区对域外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22.8%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3%,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加快。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国外贸出口显示出强劲韧性。出口退税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的出口退税年均增长6.6%,按可比口径,今年上半年增速进一步提升为7.1%。

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对稳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胡静林表示,“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向好、向新。

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指出,从受益主体看,在各类经济主体中,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额度占比超七成。在税费优惠和其他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民营经济稳步壮大。

税务赋能引外资稳外贸

“十四五”以来,税务部门主动服务对外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国际税收治理,助力我国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进。

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表示,税务部门致力于支持入境投资和消费,积极促进国内市场“引进来”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十四五”期间,外资企业累计有超过6300亿元的利润享受到再投资税收优惠。

胡静林指出,“十四五”时期,外商来华投资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外资涉税经营主体的户数比2020年增长了12.7%,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在全国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退税办理效率提升40%以上,有力支持了入境旅游和消费。今年1—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已经超过7200家,享受退税人数同比增长186%,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境外旅客“中国游”热度持续提升。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