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正文

储能安全领域首个强制性国标加速行业洗牌

记者 刘灿邦  2025-08-15 11:52:46  证券时报

8月1日起,中国首个针对储能用锂电池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正式实施。据了解,GB 44240-2024从单体电池到电池组系统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要求。比如,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重点考察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其中,浅刺测试要求电池在Φ5mm耐高温钢针刺入10mm或电池厚度的30%后,1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标准总监唐亮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此前,全国层面尚无专门针对储能用锂电池安全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储能系统用锂离子电池的设计生产、监督管理和使用等环节亟须明确安全性要求标准。

阿特斯储能负责人也十分认可储能领域首个强制性国标的意义。“该标准聚焦储能产品安全特性,吸纳综合了IEC、UL、UN等多项国际储能标准的关键测试项目,但与国际标准间也有显著差异。政策监管的加强对行业规范化有促进意义,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待市场检验。”上述人士表示。

在唐亮看来,GB 44240-2024正式实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促进行业规范化;二是推动技术升级与创新;三是促进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GB 44240-2024通过强制性安全要求,打破了‘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安全性能提升来竞争,市场有望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争。”

在与田庆军交流中,他提到了中国能建2025年度储能招标集采的情况,总计25GWh的订单共有70家企业投标参与角逐,磷酸铁锂系统报价最低至0.37元/Wh,结果显示有31家企业入围。

“中国能建是央企,在高标准、高门槛的要求下仍然有70家企业参与投标,说明行业集约化程度远远不够,价格‘内卷’是必然,但并不是行业所乐见的。”田庆军表示,很多储能产品已经低于成本价销售,给行业埋下隐患,通过大规模火烧测试等方式,让部分企业知难而退,也有助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热失控测试需要300万元成本,大规模火烧测试需要上千万元。”田庆军判断,国内储能行业良莠不齐,储能厂商主体过多,随着行业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弱、缺乏核心技术能力的储能厂商会加速出局。“这些厂商没有技术能力通过安全规范,也缺乏资金实力进行热失控测试、火烧测试等。”

不过,也有受访人士提醒,尽管标准提高了准入门槛,但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需要时间和资金,短期内可能加剧竞争压力。“行业破解‘内卷’还需诸如成本补偿机制等配套政策和市场成熟度的进一步提升。”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球核能发电量持续增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