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能源 > 正文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对外发布

搭建孵化平台 提供多元服务

本报记者 陈尚文  2025-07-29 15:46:22  人民日报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由南方电网公司承办的“‘AI+’电力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论坛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对外发布,将联合电力行业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通电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该基地已与中国华电、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广东粤数等19家企业、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到2027年,该基地将形成超10个大类典型行业应用场景的中试成果,服务超150家行业内外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有力推动电力行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建设。

“中试,即中间试验,上接科研攻关和成果孵化,下接工业示范装置设计和产品生产,承担着将行业应用设想转为产品方案并迅速推向市场的使命。”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介绍,能源电力方向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可提供测试认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生态支撑等多元服务,对于解决电力人工智能行业存在的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试基地相当于一个开放共享的试验孵化平台。”南网数研院总经理胡荣说,基地除了能为入驻企业提供算力支持、数据样本集、全流程工具链、资金引入等公共服务,还将搭建一整套电网数字孪生仿真环境。企业能够在逼真的电网场景中训练和验证AI技术成果,并根据结果对技术快速迭代,降低创新门槛。

中试基地可持续运转,离不开开放协同的行业生态。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研究院负责基地运营管理服务、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电网企业落地应用场景……通过吸引电力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共建,基地能有力促进数据、算力、算法模型等创新要素的开放流动,让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都能在基地生态中受益。

“中试基地不仅能为我们的产品提供落地应用场景,这些场景需求还能进一步反哺技术的研发升级。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产品能在电网行业场景中得到更广阔的应用。”浙江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启舟说。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以“AI+行动”为牵引,在能源数字化、智能电网等领域积累了深厚基础,建成覆盖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省份的能源大数据中心,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等科研创新模式,培养了一批精通电力与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起繁荣多元的电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公司打造的自主可控电力行业大模型“大瓦特”,已覆盖输电、变电、配电、调度等10余个领域近300个“AI+”创新应用场景。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立足中试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定位,携手电力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伙伴,加快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着力推动中试基地成为行业的标杆典范,为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锂资源储备再添底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