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提升大灾应对效能,强化事故兜底保障
本报记者 屈信明 2025-09-30 16:22:24 人民日报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事关车主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不久前,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2024年度交强险业务情况。2024年,交强险覆盖面扩大,各公司共承保机动车3.72亿辆,同比增长4.2%;保障金额74.3万亿元,同比增长4.2%;赔付支出2262.8亿元,同比增长11.6%。
从数据看,交强险保障水平在持续提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工作组介绍,保险行业在大灾应对、兜底保障等方面持续优化服务,为车主带来越来越多便利。
8月上旬,广东惠州市持续遭遇强降雨天气,不少机动车泡水、受损。在惠阳区某小区地下车库,不同保险公司的查勘员合作进行车辆定损。
业内人士介绍,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发生时,保险报案中车险占大头,为了更及时地响应车主救援、理赔需求,不少地方积极完善车险大灾互认机制,保险机构统一防灾、查勘、施救、定损,不分“你的客户”还是“我的客户”,这样能更好保障车主人身财产安全,也有利于更快支付赔款。
“保险机构通过高效合作,快速调度车险理赔服务资源,能有效缩短理赔时间。”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惠阳支公司负责人杜旭说。
在完善机制的同时,也引入更多科技手段。“保险行业总结梳理历年灾害事故情况,在部分地区构建‘灾害事故车险风险地图’,提醒车主提前做好防风险准备。有些保险公司利用物联网设备,对地下车库、低洼小区等区域进行水位监控,提醒车主预防水淹风险及其他衍生灾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
在交强险经营情况中,还有个数字十分打眼——2024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提取11亿元。据了解,这项基金为不少交通事故受害者“雪中送炭”。
去年11月,河北邯郸涉县一辆大货车倒车时撞伤张女士。张女士伤情严重,需要高额抢救治疗费用,家人很难筹集。事故处理民警立即联系救助基金邯郸服务站,办理救助申请。救助基金为张女士垫付了部分抢救费用,保障后续治疗。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通过从交强险保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等渠道筹集,事故受害人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或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救助基金可按相关规定垫付抢救费用,事故责任确定后开展追偿工作。
近年来,保险行业在参与救助基金管理方面落实多项创新举措。在湖南,人保财险与当地交警部门建立“24小时响应、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通过“警保医联动”,第一时间掌握伤员伤情,主动告知救助基金垫付服务,通过简化流程、精简材料等应急机制快速进行费用垫付;在江苏,紫金财险开发优化道路救援服务小程序,实现“一键申请”,开展救助基金与交强险限额医疗费用合并垫付试点,切实提高事故伤员救治时效;在辽宁,平安财险打通绿色通道,实现当事人、交警、医院全部在线上完成申请所需材料的提交审核。
“保险行业将持续深化参与救助基金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救助基金扶危救急、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作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向“新”而行 “疆”更美好
下一篇: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即将落地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