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左宏亮 2025-09-01 11:41:17 人民日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能”。当前,期货市场持续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上市47个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品种,涵盖粮、棉、油、糖、果、林木、禽蛋、农资等多个农业重要领域,有效发挥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这个从前不为普通百姓所熟悉的金融工具,如今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不断拓展期货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度和广度,还要从多方面持续发力。
强化支持农业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龙头企业利用期货、期权工具开展套期保值,有效管理价格风险、应对外部冲击,有助于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今后在主要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基差贸易模式的运用,助力稳定农产品上下游合作关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同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大宗商品产业服务商要持续探索开展含权贸易、场外期权等创新业务,更好满足中小涉农企业多元化、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
加强与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多方合作,完善综合支农模式。期货市场推出“保险+期货”模式,通过保险赔付和期货风险对冲机制,转移农产品价格下行风险,帮助农户应对“增产不增收”困境,这是我国期货市场支持“三农”的独特创新。未来应加强多种金融手段融合,持续深化“保险+期货”模式的应用。例如期货交易所可以联合商业银行持续深入开展期货标准仓单“买断式回购”等业务,为有需求的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探索出利用农产品动产纾解涉农企业融资难题的新途径。再如继续打好“订单+保险+期货+信贷”的组合拳,保障农户销售“不愁价”、种植“不愁卖”、生产“不愁钱”,提升金融综合支农的效果。
做好乡村农特产品金融服务,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为满足我国特色农产品金融需求,期货市场上市了苹果、红枣、花生、鸡蛋、生猪等农产品期货、期权,针对性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标准化方面,期货市场通过统一期货标准,带动农业规范化种植和品牌化发展,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户收益,推动补齐农业产业链条短、标准化程度低等短板。在市场信息方面,期货市场提供连续、公开、透明、权威的价格信息,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可预期价格参考。今后应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加大力度,推出更多特色农产品期货,并持续优化完善农产品期货交割库布局,带动仓储、包装、检验、物流等产业集聚发展,助力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要求,研发上市更多适合我国国情农情的期货和期权新产品,着力提升已上市农产品市场运行质量,更好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作用,探索创新“期货+”特色业务模式,将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贡献更多“期货力量”。
(作者为郑州商品交易所研究所公司总经理)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