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程丹 2025-01-09 15:49:31 证券时报
上市公司走访工作机制日趋常态化。自2024年1月份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召开以来,资本市场掀起了走访上市公司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时间,证监系统会同地方政府共走访上市公司超1000家,倾听企业诉求和建议,并和企业共同研究破局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多地纷纷走访上市公司,了解上市公司目前面临的发展难点和堵点,传递政府支持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预计下一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更大、措施更务实、工作方向更加坚定和明确。
走访上市公司掀热潮
近一段时间,各地证监局会同交易所、当地政府等对辖区上市公司进行走访。
北京证监局走访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与公司就治理结构、现金分红、市值管理、社会责任、市场前景、未来战略等进行了深度交流。
上海证监局也会同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沪深证券交易所对辖区30家上市公司开展集中调研走访,涵盖文旅、体育、演出、数字、健康、汽车、电子等大消费行业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在走访过程中,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就宏观形势、行业走势、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沟通,听取上市公司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建议。
浙江证监局在提前摸排辖区上市公司诉求基础上,联合地方政府、交易所密集走访18家上市公司,累计收集到近200条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上市公司发展“疏堵克难”,推动辖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以上是证监局近日走访调研上市公司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证监局已经就2024年走访调研上市公司情况进行了总结。如深圳证监局2024年共完成75家上市公司走访,针对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各单位现场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对现场无法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纳入走访台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加强跟踪反馈,切实增强上市公司获得感,坚定上市公司经营发展信心。
田利辉指出,走访上市公司的行动向市场传递了政府支持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通过走访,监管部门能够深入了解上市公司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走访工作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优化公司结构、规范公司治理,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常态化走访机制
以2024年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主持召开的“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为始,各证监局会同地方政府开展了走访上市公司工作。证监会于2024年3月15日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指出,要建立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走访上市公司、解决实际问题的常态化机制,推动解决上市公司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各地证监局会同地方政府持续完善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机制,近一年时间走访上市公司超千家,倾听企业诉求和建议,并和企业共同研究破局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带着问题走,拿着解决方案来,已经成为走访上市公司机制的惯例操作。如深圳证监局累计收集上市公司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5大类16小类共193条次,目前已累计解决问题或采纳建议119条次,持续推动解决问题74条次。四川证监局已经实现了对辖区174家上市公司的全覆盖走访。在此过程中,累计收集了453个问题,其中51%已顺利解决,有效帮助上市公司纾困解难,支持其高质量发展。
除了解决企业发展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与优质上市公司常态化问题反馈机制,走访上市公司还意在提升上市公司的规范化运作和治理水平,聚焦“促发展、重回报”,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频次,提高分红水平,通过增持、回购等方式,积极维护股东权益,让投资者更有获得感。
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沪深两市共1300家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回购方案1469单,回购金额上限2123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是2023年的2.1倍和1.5倍,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742家公司披露主要股东增持计划,合计金额上限852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是2023年的2倍和1.7倍。
后续将持续开展走访活动
总体来看,企业反映的既有发展中的个案问题,也有涉及资本市场融资和信息披露、构建良好商业生态、参与国际竞争及投资出海等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监管部门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常态化、针对性走访,既实现全覆盖,又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落实政策导向,协同各方推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困难,合力营造上市公司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助力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
田利辉建议,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和报送机制,及时收集和反馈上市公司的问题和建议,确保走访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根据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实际需求,制定更加精准的走访计划和方案,应加强跨部门的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希望走访上市公司工作能够制度化,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的动态变化,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田利辉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在走访过程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创新发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