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汽车产业需疏堵结合

记者 韩忠楠  2025-07-23 15:27:19  证券时报

汽车行业的“反内卷”正在持续深化。日前召开的国常会,将“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列为重要议题,明确提出加强成本调查、价格监测和生产一致性检查三大核心举措。紧随其后,中央第四指导组及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在两天内密集召开座谈会,以空前力度整治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乱象。

有关部门此番重拳出击“反内卷”,既着眼当下,更立足长远。短期看,价格战扭曲了市场机制,令产业链上下游普遍承压;长期看,“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或明或暗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隐患。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的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中,不乏涉及汽车产业的内容,如充电桩建设、汽车检测等领域就存在隐性壁垒。因此,管理部门在敦促行业回归理性竞争秩序的同时,也着重强调破除各类壁垒,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发展。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结合当前产业现状,“疏堵”是当务之急。在“堵”方面,例如,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热度持续升温之际,亟需进一步破除限制二手车跨区域流通的藩篱;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跨区域协同建设也需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更深层次的“疏”,在于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当前,产业内部对“反内卷”已有深刻共识,但更需推动形成全行业共同遵守的市场规则与制度规范。对于影响公平竞争、固化市场分割、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监管层面有必要采取更精准有力的措施予以干预和矫正。

近日,汽车制造强省广东、安徽分别表态,将加强政策引导,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对车企而言,亦需转变经营思路,超越对“一城一池”短期得失的过度关注,将战略视野拓展至全国统一大市场,在竞争中升级自我,积蓄从“中国畅销”到“全球领跑”的力量。

从“竞争”到“竞合”的关键转变也至关重要。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法依赖个别企业单打独斗,必须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实现资源互补与协同合力。正如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所呼吁的,行业内部应该多见面,在理解与学习中寻求共生、共荣之道。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蓝色粮仓”到“蓝色动能” 现代渔业激发经济新活力
下一篇:政策东风助力 低空经济蓄势待飞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