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到2025年,全球数字能源市场规模将达1730亿美元
记者 董梓童 2024-12-05 15:23:57 中国能源报
咨询服务公司安永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特别是以净零排放为目标的工业领域。未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将在优化能源使用和提高运营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创建能源资产的数字孪生生态,是未来促进能源产业性能和效率提升的关键。
上述背景下,全球数字能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字能源市场规模为47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字能源市场规模将达到1730亿美元。2024年,我国数字能源市场预计规模将达152亿美元,到2029年,我国数字能源市场规模将达到881亿美元。
江行智能技术人员认为,全面感知、全程在线、全要素互联的全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而在这其中如何高效利用能源大数据是重点,将大数据分析及机器学习、云计算、区块链、分布式能源管理等技术应用到能源生产、输送、交易、消费等各个环节已经初露端倪。目前,通用大模型的发展已经开始重塑各个行业,能源领域也不例外,使用具备能源业务感知和数据融合能力的大模型满足行业需求、指导实践的深层次应用将是未来趋势。
“未来,绿色能源要想充分发挥其价值,需要对整个能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使其整个体系必须符合四个基本要求,即安全、可靠、低碳、经济。这就需要新型互联网电子技术的助力。数字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未来能源在生产、存储、输配和终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效能。”该技术人员进一步表示。
安永全球先进制造和移动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克雷格·库尔特举例说,传感器可以收集有关能源消耗的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这些数据,自主学习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效率提升。再比如,在算法支持下,学习模型可以预测设备何时发生故障以及何时需要维护,防止停机造成的机器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同时,数字工具还可以更好跟踪和监测碳排放数据,更有效帮助企业管理碳排放,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我国制造端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数字技术,以实现智慧制造。通威集团高管介绍,云南通威5G智慧工厂项目以中国移动5G企业专网为依托,通过5G基站提供定制化、按需扩展的5G定制网络,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从数据安全、终端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安全运维体系多方面全方位保障安全,实现园区数字化管理、车间无人化智能制造,率先实现工业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
TCL中环探索先进工业4.0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公司晶体六期智慧工厂实现了从硅料到成品发货的全自动化流程,方棒车间黑灯化率达90%以上。该工厂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不仅是制造端,数字技术还大力支撑电网应用端。“公司依托负荷资源采集感知、智能分析、通信物联、调度优化等技术,开发的虚拟电厂解决方案挖掘利用用户侧可调潜力,提升负荷资源响应速率和精度,实现用户侧多种分布式资源统一接入与管理,可缓解电网运行调控压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未来,这种虚拟电厂‘多级聚合’解决方案将助力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能源管理,构筑电力能源新格局。”上述技术人员说。
征信机构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0日,我国共有13.98万家数字能源相关企业,其中2023年新成立的达到3.56万家。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数字化将形成一个超过万亿的巨大市场。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生数字能源企业入局能源数字化的广阔蓝海。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链培育实力“过硬”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下一篇:多领域需求驱动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