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6大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至0.15%——
本报记者 廖睿灵 2024-08-01 17:58:01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内多家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再迎下调。7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6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此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自7月29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具体怎么调?根据各家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5家银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由0.2%下调至0.15%,三个月、半年、一年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至1.05%、1.25%、1.35%;两年、三年、五年整存整取存款挂牌利率均下调至1.45%、1.75%、1.8%。此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半年及一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调整后分别为1.26%和1.38%,其余期限利率水平与其他5家银行保持一致。
对于7月29日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10家银行,其下调幅度在5到20个基点之间。其中,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五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由2.30%下调至2.10%,其余多家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比如,兴业银行下调后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15%,三个月、半年、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分别为1.1%、1.35%、1.55%;两年、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6%、1.8%、1.85%。
对于存款利率下调,储户们看法各异。
家住北京的王颖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会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入银行,属于定期存款。“把这些钱存银行主要是为了避免自己‘月光’,有固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存款利率变动对我影响不大,我还是会维持储蓄习惯。”她说。
也有部分储户关注到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变动,考虑寻求其他理财方式。“以前定期存款利率相对稳定,但现在也时有变动,我在考虑了解其他适合的理财产品,寻找其他投资手段。”贵阳市民陈一杰说。
如何理解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此次多家银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有几重原因。一方面是跟随LPR和市场利率下调,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自2022年4月以来,在市场化调整机制下,存款利率主要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进行调整。此后,存款利率跟随LPR和市场利率下行,进行了多轮调降。今年7月以来,受稳增长等因素推动,降息窗口进一步打开。在此背景下,工农中建等银行牵头下调存款利率,正是基于前期1年期LPR下调以及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走势而自主决定的,是存款利率更趋市场化的体现。
另一方面,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为1.54%,收窄至历史最低水平。4月份,监管部门对于违规手工补息情况进行了整改,有效减少了利息支出。多家全国性银行6月份的存款付息率尤其是对公存款付息率较4月份有了明显下降,净息差有所回升。
“二季度以来,虽然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所改善,但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仍在延续,而存款利率下调的效果需要随存款重定价来逐步显现,负债成本降幅仍将小于资产收益降幅。”温彬说,“因此,本次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且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较大,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利息支出、缓解存款长期化趋势,以此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这有利于改善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而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存贷两端压力,银行可以通过存款结构优化、精细化定价管理等手段,继续服务好实体经济。同时,银行应向储户加强金融知识解释引导,根据客户对于储蓄风险的不同需求,针对性提供差异化理财选择,保障储户权益。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商务+金融”,跨境生意又迎利好
下一篇:财政部:推进消费税改革 拓展地方税源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