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以来,中国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经验推广、场景构建、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等行动目标。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新进展,各地出台了专项规划、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截至2022年底,共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100余家。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会议,部署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相关工作,要求各有关单位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工作思路,以丰富支付服务供给、深化支付场景建设为切入点,加快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记者从贸促会获悉:今年1月至9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暂准进口”)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455.06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3.39%。
户外运动产业具有资源消耗少、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等特点,既能直接带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装备研发制造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也能间接带动旅游、康养、培训、保险等发展。
眼下,秋粮收购正在有序推进。随着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
当前,各地在丰富社区商业业态上有哪些好做法?如何进一步打造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记者进行了探访。
海关总署近日出台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改革实施方案,推出16条改革措施,创新海关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继续巩固提升加工贸易内通外联优势。
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根据“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统一部署,各省(区、市)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统筹划定了城市、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的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各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力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43个城市开展为期4年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聚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探索创新政策举措,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开展“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引导金融机构主动走访对接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中小微外贸企业等,了解企业金融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予以支持。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为激发便民生活圈新动能,进一步便利社区居民生活,商务部将组织开展“2023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节”活动。
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在京正式挂牌。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日前,为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维护进出口秩序,规范关税的征收和缴纳,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关税法草案的议案。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如何让我们居住的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记者23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服务网络形成一定规模。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大力度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近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GB T 43153—2023)发布实施,将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服务组织条件及相关流程要求等提供基本指引,是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首个国家标准。
根据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制定了《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20日正式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5G轻量化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融合应用规模上量,安全能力同步增强,打造完整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