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一些国家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探索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回收使用、科学优化垃圾分类等措施,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日前说,土耳其在黑海地区成功实现天然气供应,预计该地区气田未来将满足土耳其约30%的天然气需求。
为期1天的第二届北海峰会24日在比利时奥斯坦德举行。峰会通过《奥斯坦德宣言》,强调与会各国将充分利用北海地区的能源和工业潜力,到2050年将其打造成“欧洲最大的绿色能源基地”。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千禧一代”(出生于1981年至1996年的人群)负债累累,债务累积速度飙升。
近日,第五届南非投资大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共有来自南非国内外的1300余名代表参会。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说,该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吸引投资目标,力争在2023年至2028年间吸引2万亿兰特(1美元约合18兰特)新增投资。
拉美地区是极具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目的地,预计到2050年,拉美可再生能源投资需求每年约为450亿美元,每投资1美元可带来3—8美元的经济回报。
智利总统博里奇日前在总统府莫内达宫发表电视讲话,发布国家锂资源开发战略,宣布国家将参与锂资源开发全流程。
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4月24日在浙江杭州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信息显示,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和各地促消费政策措施显效发力,居民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消费支出加快恢复。消费实际增速由上年全年的下降1 7%转为今年一季度的增长3 5%。
亚松森消息:第二届中国—巴拉圭关系研讨会近日在线上举行,与会巴拉圭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巴拉圭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把握当下机遇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
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入境印尼的外国游客达547万人次,比前一年增长251 3%。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乌诺表示,印尼旅游业极具韧性,特别是在中国重启出境游后,印尼旅游业有望迎来强劲复苏势头。
4月21日,为期5天的202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落下帷幕。今年展会主题是“工业转型—创造不同”,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氢和燃料电池、碳中和生产等话题。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00多家企业参展,比去年增加约六成。
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斯里兰卡港务局和当地一企业21日在科伦坡正式签署南亚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协议,共建南亚区域现代化多功能物流中心。
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当初的蓝图变成今天的实景,化作了各国发展的实效、百姓民生的实惠。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企业秉持合作共赢原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民众,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