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期,天津全力推进天开园建设,出台《天津市关于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10个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扶持政策体系。
记者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交通科技发展峰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有20个省份、40余条线路开展基于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工作。
通过研发新型专业化肥,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延伸服务链条,云南化肥产业上下游企业不断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靠制造业起家的株洲,立志靠先进制造业走向未来。行走在湘江边的制造业名城,感受到的,是心无旁骛干实业的专注、咬定创新不放松的坚韧、做强做优制造业的决心。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着力保夏粮、稳春播、扩大豆,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6%。
近年来,天津市津南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小站稻振兴,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随着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当地进一步选育优良品种,延伸拓展小站稻产业链条,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国大西洋鲑长期依赖于进口。2018年7月,作为山东“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深蓝1号”正式启用,目前已实现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

一季度,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有力支撑就业形势逐步恢复。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3%,同比下降0 5个百分点。线下招聘需求转暖,就业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居民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在四川省成都市各主要商圈,处处洋溢着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

一季度消费数据显示,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预期持续改善,带动市场销售明显回升,服务性消费稳步改善,消费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4月24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同比增加12万人。
4月19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举行的4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达到29万亿元,接近全国GDP的1 4,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更加巩固。
在刚刚披露的2023年一季报中,多位医药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看法也变得更加乐观。融通基金万民远表示,2023年医药板块在基本面改善和政策边际改善双重驱动下,有望迎来估值提升,乐观看待板块中长期前景,整体仍处底部的医药板块不缺结构性机会。

氢能是21世纪极具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因具有重量轻、导热性强、发热值高、清洁低碳、可回收利用等多重特性而备受青睐,在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22日14时,铁路部门已售出“五一”假期运输期间火车票4657万张。

时隔3年,广州琶洲,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增至150万平方米,线下参展企业约3 5万家。在这里,新产品密集发布,新订单不断促成,新朋友越来越多。
在近日召开的2023赛迪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数字经济正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尽管数实融合进入发展新阶段,但仍有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
当前,云南各地区各部门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发力,全力以赴稳增长,推动全年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1年,乐陵市开通并试运营“交邮联运快递专线”,利用城乡公交线路,将快递送到农村。目前,交邮联运已在乐陵各乡镇全面推广。
业内人士表示,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正共同发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多链融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各环节交流合作机制。
作为新兴业态,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已成为广州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近日,多个外资金融机构对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形势和市场投资策略作出展望。
据悉,南沙商贸业近年发展快速稳健。自2020年起,南沙连续三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增速20%以上的成绩。
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 89万亿元,同比增长4 8%。其中,出口5 65万亿元,同比增长8 4%;进口4 24万亿元,同比增长0 2%。
当前,全球新能源市场方兴未艾,中国新能源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作用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