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引绰济辽工程年引调水4.54亿立方米,惠及300余万人

内蒙古最大水利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

本报记者  王  浩  张  枨  2025-07-01 09:40:58  人民日报

图为引绰济辽工程源头——文得根水利枢纽。

梁 建摄(人民视觉)

 

6月30日,内蒙古兴安盟绰尔河水奔涌前行,跋涉390多公里后,抵达通辽市莫力庙水库,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该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批复总投资311.55亿元,也是内蒙古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建成后每年将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调水4.54亿立方米,惠及内蒙古兴安盟、通辽市沿线300余万人,有效缓解内蒙古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状况。

西辽河流经内蒙古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以流域内的通辽市为例,作为内蒙古“粮仓”,全市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随着用水需求持续刚性增长,西辽河一度断流,沿岸长期过度依赖地下水,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

绰尔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超20亿立方米,该河流经的兴安盟,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315条,被称为内蒙古东部“水塔”。

上世纪50年代起,有关部门多次开展实地勘察、规划论证。2012年引绰济辽工程规划获水利部批复,2018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近3万名建设者不懈奋战,让“水塔”解渴“粮仓”的构想成为现实。

“引绰济辽工程中的输水工程干线自北向南延伸至通辽市科尔沁区,全长391公里,源头为位于绰尔河上的文得根水利枢纽。支线工程全长395公里,共有9条,分别连接兴安盟、通辽市两地8个旗县市区、10个工业园区。”内蒙古水发集团引绰济辽公司总工办副经理张石磊介绍。

汩汩清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从褐煤到乙二醇、草酸,在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来自引绰济辽工程的水经过循环冷却等环节进入生产车间。公司生产部技术员吴珂珂介绍,保障生产运行和扩大产能都需要稳定安全的水源。企业运用了不少节水技术和工艺,精打细算用好水,不断延伸精细煤化工产业链。

内蒙古坚持以水定产,对火电、选煤等高耗水工业,实施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允许批准取水许可申请。

一条引水线,夯实沿线地区的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座”。

在兴安盟扎赉特旗绰勒灌区,秧苗青青,水稻正在分蘖。“我们用的是旱种水管技术,每亩水稻能省出三成水。”绰勒银珠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朴成奎说。文得根水利枢纽投入使用后,绰尔河下游约41万亩耕地用水需求得到保障。

引绰济辽,将有效遏制西辽河流域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此外,工程还将为当地水生态修复、科尔沁沙地治理提供水资源支撑,助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走好三个“一公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下一篇: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