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正文

构筑经济与生态的双重“金山”

记者 杨霞  2025-08-15 16:37:25  证券时报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上市公司正以创新实践构筑经济与生态的双重“金山”,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实践、绿色金融工具的运用,上市公司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铺就了绿色发展的新画卷。

上市公司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将环保投入转化为新的利润增长极。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污染,运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数据显示,近2700家上市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节能减排。骏鼎达、燕京啤酒、龙利得、普利特等多家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或改造,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原辅助材料的消耗,显著减少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推动产业向绿色、高效方向迈进。

循环经济实践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在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盈利水平。

新能源产业是绿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绿色发展提供关键支撑。相关上市公司迈入发展快车道,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33%,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0.38%。

绿色金融正成为驱动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一方面,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已逐步把公司环境风险纳入授信流程,企业加快绿色发展有助于通过绿色金融工具进行投融资,显著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收益;另一方面,ESG投资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权威机构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美元,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成为构筑长期资本吸引力的核心基石。

从绿色金融的精准滴灌到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从新能源产业欣欣向荣到绿色经济高歌猛进,上市公司正以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竞逐资本市场 创投钟意杭州“六小龙”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