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程丹 2025-06-30 16:47:29 证券时报
证监会近日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博动力”,已退市)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的新尝试。
今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当天,本报刊发《从帮凶到漏网之鱼:如何追责财务造假“第三方”合谋者?》一文,深入剖析58家上市公司交易造假案例,发现背后暗藏超600家第三方主体参与造假的痕迹,呼吁压实第三方责任,构建全链条追责体系,得到监管方面积极回应。的确,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财务造假的行为并不局限在上市公司,其造假场景也不只是在年报一环。如财务造假犯罪形成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中介组织与上下游关联企业互相配合的“生态圈”;又如虚假财务数据隐藏于各项业务数据背后,互相勾连,隐蔽性强,利用保理业务、跨境业务“空转”“走单”造假等多种形式,在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全流程虚构业务造假。
可以看出,这些造假行为不单单是上市公司本身的行为,其背后多有“帮凶”,或是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它们要么怠于履行“看门人”职责,参与或配合财务造假,要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为部分企业财务造假提供便利;或是主动为企业提供虚假贸易和流水而从中获利的第三方造假主体,它们提供其控制或联络的多家公司配合造假方开展虚假业务,与造假主体共同违法。“首恶”诚可恶,“帮凶”更可恨,这些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污染市场生态,必须重拳重罚,从严打击,根据“从犯”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越博动力案中,证监会对配合造假方直接处罚,就是行政执法领域对配合造假者的从严惩处。资本市场中诚信为本的原则不可动摇,监管层对于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后续证监会还将综合运用直接立案处罚、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处理、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多种方式,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体系,全面惩处财务造假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配合者,让“首恶”和“帮凶”付出沉重的代价,坚决破除造假利益链、“生态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论坛在武汉成功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