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已下达两批251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
本报记者 王昊男 2025-05-12 13:56:07 人民日报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迎来消费热潮。历经两年改造,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中关村食宝街和中关村广场等,融合升级为中关村大融城——集购物、休闲与社交于一体的多元体验空间。5月1日试营业首日,大融城西区5万平方米空间吸引4.5万客流,83家大小餐饮店铺总消费额达500万元。
“热闹劲和烟火气回来了。”28岁的张航在附近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上班,听到大融城试营业,第一时间和同事来“打卡”,“这里不仅是新潮商场,更是释放压力的港湾。”
“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城市更新是重要抓手。”海淀区委书记张革介绍,今年2月初、3月底,海淀已下达两批251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涉及改造面积约1435.8万平方米。“我们将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张革说。
城市更新,催生有潜力的消费,也带动产业升级。与大融城的热闹不同,相距几百米的鼎好大厦,更新改造后“静”了下来。50米高的沐光中庭、智能化的物业服务、全开放的共享空间……曾经杂乱的电子大卖场,如今秩序井然。
“环境焕然一新只是表象,内核是产业和生态的重塑。”翻开入驻鼎好大厦的企业名录,既有智源研究院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这样的研发平台,也有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这种科创企业,还有创新工场这类投资机构。北京鼎固鼎好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红,亮出“腾笼换鸟”成绩单:“9万平方米的鼎好大厦A座,目前入驻科技企业30余家,总估值超过500亿元。”
城市更新,落脚点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登顶眺望,鼎好大厦东北方,低矮的楼房间,一辆吊车竖起高高的吊臂。那是有着70余年历史的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源社区,正以“原拆原建、多方出资、家园共建”模式更新。
“这里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的老楼,居住环境亟待改善。”中关村街道党工委委员刘繁介绍,街道专门组建了5个工作组,逐一登门问需求,“目前已有7栋楼474户完成腾退,建设施工正式启动。”
由点及面,目光从中关村区域向整个北京延伸:
东部朝阳,靓起来的亮马河带火了沿岸经济;西部海淀,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缝合了城市断点;南部丰台,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变成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吸引着高精尖产业不断聚集;北部昌平,超大型社区“回天地区”的区域服务功能不断改善……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完成投资734亿元,同比增长67%。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将加力推动投资大、见效快、有影响力的城市更新项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王飞介绍,2025年,北京明确了8类53项更新任务。目前,已发布实施两批2511个更新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900亿元,第三批项目计划于年中发布。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个老街区如何激发消费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