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

深耕主业,为民营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罗艾桦  2025-10-14 15:47:50  人民日报

“从手工作业到机器生产,从无序混乱到有序整洁,从孤立分散到互联互通……我们的使命是让工业制造更美好。”这句话诠释着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的追求。

2001年,吴丰礼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在东莞一家企业做销售;2007年,他创办拓斯达,生产注塑机周边设备。

后来,吴丰礼紧跟发展趋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军智能制造领域。“十年磨一剑”,2017年2月,公司成为广东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骨干企业。

创业初期,吴丰礼在拜访客户时和一名班组长掰手腕,对方的手伸出来却只有4根手指。“工作中经常接触机器,稍不留神就可能受伤,只少一根手指已是万幸了。”对方轻描淡写的话语,却让吴丰礼深受触动。当时,国内市场的机械手多是进口的,价格高昂、维护困难,中小企业难以负担。从那时起,吴丰礼下定决心研发国产机械手,让工人远离危险和伤害。

此后一年多,吴丰礼跑遍各地拜访行业专家,组建技术团队。随着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机械手落地,拓斯达不仅实现了技术上的国产替代,更将成本控制到进口设备的1/3。

创业10多年来,吴丰礼带领团队,围绕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三大核心智能装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汇聚专业人才,构建起产品研发管理体系。目前,企业已掌握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研发制造的机器人不仅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还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和国际巨头“并肩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5.6万套,市场销量达30.2万套。拓斯达研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质量不输国外品牌,价格还更实惠。

当下,全球机器人产业正从“专用设备”向“通用智能体”跃迁。传统机器人靠编程执行指令,而搭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机器人能感知、学习、自主决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帮助机器人实现从“体力”到“脑力”的升级,是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融合发展方面,拓斯达研发的新一代X5机器人运动控制平台,实现了从硬件到算法的全链条国产化;双臂智能机器人已落地应用,轮式移动类人形机器人也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此外,依托自主研发的控制算法以及本体结构优化,拓斯达研发的一款机器人标准循环时间仅0.24秒,跻身行业先进水平,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我始终坚信,民营经济的根在实业、魂在创新。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秉持长期主义,坚持科技创新,专注实业、精耕企业、打磨产品,通过资源整合、场景落地和生态协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吴丰礼说。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光影为笔,勾勒文旅融合新图景
下一篇:下单“中国服务”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