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江聃 2025-09-10 15:42:30 证券时报
越来越多的央企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并购重组工具提升投资价值。Wind统计结果显示,7月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收购控股股东旗下资产的案例增多,其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并购事件占比较高。分析认为,央企上市公司将持续推进产业协同和资源整合,着力于补链强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近期先后披露集团内优质资产整合并入上市平台的预案或最新交易进展。9月5日,中国广核公告,拟从控股股东中国广核集团收购4家核电公司。这是中国广核年内第二次发布并购集团旗下资产的公告。
另一宗是新能源行业的相关案例。内蒙华电公告,拟定增收购正蓝旗风电70%股权及北方多伦75.51%股权。当前方案审批流程仍在进展过程中,但市场普遍认为,大型传统企业收购新能源资产,会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打破原有市场格局,促使产业链延伸整合,最终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互补。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并购重组监管效率显著提升,为优质资产注入开辟快速通道,有效降低流程时间。央企并购重组以产业链整合为主,企业从单纯规模扩张转向追求产业链协同效应。
除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传统行业,央企的优质资产注入也是“动作”不断。中国神华定增收购国源电力等13家公司股权便是解决同业竞争,推进协同发展的典型代表。通过一次性注入多项核心优质资产,中国神华与控股股东在煤炭、坑口煤电、煤化工及物流运输领域的业务重叠将得到实质性解决。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解决同业竞争或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重要方向。”徐驰表示,并购重组热潮背后,离不开宏观政策的鼓励,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强调鼓励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整合优质资产,推动企业内部资源进一步汇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优化国有资产布局,提升上市资产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多数央企的“必选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上市公司集体投资者交流活动上表示,将推动优质资源进一步向上市公司集聚,支持上市公司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资本运营。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加快整合行业资源,弥补产业链短板;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提高主业竞争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同行业、上下游重组整合,做强做优做大核心主业;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认为,上市公司要根据自身的业务要求,积极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以及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的资产收购。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员胡迟认为,国资央企并购重组仍将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当前优质资产整合并入上市平台的进展多数停留在公告或受理环节,后续进展情况将与审批速度相关。徐驰指出,推进速度取决于多重因素,首先是监管审批效率,目前审核流程已大幅简化;其次是资产复杂程度,以及市场时机把握。他预计,未来随着国企改革深化,解决同业竞争的并购重组案例将进一步增多,资源整合、效率提升和全球竞争力培育将成为核心目标。解决同业竞争或成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重要方向。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观看型”转向“参与型” “苏超”重构体育消费新模式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