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将再建高标准农田八十万亩——
本报记者 祝大伟 2025-05-12 14:01:52 人民日报
方格水田,平整如镜,直连天际。
与黑龙江不少地方一样,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的3.4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已全部完成。“高标准就是不一样,真得劲儿!”唠起自家承包的220亩水田,农户吕贤达喜不自禁。
小田变大田——从3亩一块的小田变18亩一块的大田,农机可以撒欢跑。每年因此节省机耕费、人工费1800元,插秧进度还能提前1天。
田埂变耕地——经过规模化格田改造,多出3.2亩有效耕种面积,预计增产水稻4000斤。
道路更平直——“农机进田不用绕圈,少跑1.5公里,省去大把时间。”吕贤达说。
“以前多是小修小补,现在是大规模提升。”军川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王忠军介绍,该项目总投资9495万元,其中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9020万元,剩余部分由农场配套。目前,农场田间道路通达率已达100%。
去年,北大荒集团充分运用国债资金,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00万亩,重点开展田块整治、升级水利设施、建设数字农田等。
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更给力。
在北大荒集团红星农场,丘陵漫岗地约占三成,水土流失严重。今年春耕以来,红星农场运用秸秆和客土回填等措施,治理了27块涝渍地,修复3条侵蚀沟,恢复耕地上百亩。
“有了国债资金支持,越来越多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有望变成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红星农场党委书记王元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田间地头科技范儿更足。
走进北大荒集团二九〇农场的数字化高标准农田基地,物联网设备矗立田间,联通着智能化数控灌区系统——46座分水闸、12座节制闸智能调节开合,实现精细精准供水。
“智能灌溉后,产量提升不少。”田里的新科技,给了农户王秀丽扩种的底气,“我家承包的430.9亩地,去年多打了将近1.7万斤粮。来年有机会还打算多包一点!”
二九〇农场农业生产部总经理李广茂介绍,借助国债资金支持,他们农场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玉米亩产提升约60斤。
北大荒集团,是黑龙江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2024年,集团各农场作业效率、亩均增产、亩均增收等指标提高明显。”北大荒集团农业发展部高标准农田建设负责人高洋介绍,今年北大荒集团将再建高标准农田80万亩。
截至2024年底,黑龙江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今年,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下,黑龙江还将建设1169万亩高标准农田。
春耕时节,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活水”润物无声,流淌进黑土地,孕育着增产增收的新希望。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下一篇:一场对接会,助外贸优品入万家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