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黄盛 2024-11-05 17:49:53 人民网
农业强不强,关键看品牌。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业品牌化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业界人士表示,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农业附加值,还能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升级。也要看到,农业品牌地区间、品种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品牌培育模式较为单一的现象。要进一步挖掘和转化优质农业资源,提高品牌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兴安盟牛肉、洛川苹果、五常大米、苍溪猕猴桃、赣南脐橙……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中华农业品牌的璀璨版图上。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示》,经省级推荐、形式审查、专家推选等程序,共有82个农业品牌纳入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有业界人士表示,农业品牌承载着独具特色的产地生态、历久弥新的人文历史、各美其美的风土人情、不断增进的科技应用。如何将优质资源挖掘和转化为市场优势,走“人无我有”的品牌发展之路,是各界关注的话题。
品牌为纲、纲举目张。“当前,内蒙古农特产品产量大、品种多、区域广、质量优,但也存在品牌散、小、弱的现象。”在近日举办的“绿品出塞”内蒙古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进京年货节启动仪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海山介绍说,自治区正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内蒙古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招募、选拔、培养、认证了一批“内蒙古农推官”专业人才,大家怀揣着一颗“热心”,从“热土”中捧出优质特色农畜产品。
海山表示,除了比拼品质、对外推介外,还取决于地区的市场化成熟度和产业基础,要解决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营销方式弱等问题。发挥政府作为品牌建设引路人的主导功能,打造全产业链条。他介绍说,目前自治区在冷链物流、分销渠道上积极探索在北京等地建设前置仓,为内蒙古农畜产品提供统一的仓储、物流、分拣、发件、配送等服务,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全面提升配送时效,持续推动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走上全国百姓的餐桌。
凡事必先有人气,才有生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庄飞云表示,培养新农人是未来的一种职业,要具备多方面知识架构和相关技能。除了掌握基本农业技能外,还要有互联网、营销、市场运营等知识,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骨干。让更多农业品牌叫响大江南北,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