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超过四千五百家

运营商加快布局人工智能

本报记者 王 政  2024-10-30 11:17:47  人民日报

一句话唤起应用,支持日程规划、生活服务、AI速记、聊天陪伴等功能,还可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智能服务……日前,中国移动推出AI智能助理“灵犀”,支持APP、电视大屏、云手机等入口,用户只需发出语音指令,即可启动跨场景智慧服务。

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6亿。

作为AI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基础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AI领域投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完善基础设施。三大运营商加快400G全光运力网、算力枢纽节点、万卡智算集群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在上海、青岛等地建设了万卡智算集群和新一代智算中心,中国移动则在呼和浩特、哈尔滨建成了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和最大国产化智算中心集群。

大力开展相关服务能力建设。三大运营商分别基于“星辰”“元景”“九天”大模型,推出数十个行业AI大模型。其中,中国移动发布了“九天”善智多模态基座大模型,并推出30款自研行业大模型。据悉,该基座大模型在长文本智能化解析、全双工语音交互、视频与图像处理、结构化数据深度洞察等方面实现能力提升,并且适配了11个厂家17款国产AI芯片,覆盖金融、交通、能源、制造等10多个行业。

推出各类产品和服务。其中,中国移动在全球率先实现5G新通话规模商用,推出智能翻译等智能应用,用户规模破千万;咪咕视频推出AI观赛互动体验,云电脑、云手机、移动云盘等产品实现了AI化升级。

“我们正从‘互联网+’‘5G+’迈向‘AI+’新时代。”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加快实施“AI+”行动计划,聚力推动设施升级、场景应用、科技创新、生态共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围绕推动“AI+”场景应用,聚焦行业、民生和社会治理,打造“AI+”标杆项目。其中,针对行业,中国移动将构建涵盖智能算力、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行业大模型、产品应用的服务体系;围绕民生,强化AI智能体、比特数智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应用突破,加快办公娱乐、智慧家居、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场景创新;围绕治理现代化,全面升级“AI+”城市超脑平台,推进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项目融云、融网、融算、融智、融安全。

围绕推动“AI+”科技创新,积极探索“AI+”科研范式落地,推动原创技术创出来、关键技术攻出来、创新成果用起来、产业链链长带起来。日前,中国移动发布聚智智能体开发平台,促进科研效能升档提速。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挺起装备制造业“脊梁”
下一篇:创新让外贸动能更强劲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