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

山乡吹来艺术风

本报记者 罗珊珊 刘军国  2023-06-16 15:41:02  人民日报

白墙黑瓦、远山如黛,循着一声声婉转悠扬的绍兴莲花落,就到了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坡塘村。

“原来落后小山村,如今美丽又迷人……”走进村里,驻村艺术家陈祥平正在教村民唱莲花落曲目,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这首莲花落唱的正是这里的蝶变历程。”驻村以来,陈祥平对坡塘村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有客来了绕道走”的城郊村,到远近闻名的“风雅坡塘”,坡塘村走出了一条艺术赋能、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

坡塘村的蝶变,是浙江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真实写照。20年来,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浙江各地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

乡村振兴,村村发力,坡塘村该从何做起?论资源禀赋,没有名山大川;比区位条件,虽毗邻城区,也并非独一无二。要想发展旅游业,靠什么吸引游客?

一次偶然的契机,坡塘村与艺术结合了起来。2020年初,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艺乡建”团队来到坡塘村采风调研。刚进村,“艺乡建”创始人陈炯就出了个主意,将巨大的绸带挂在茶园上方随风飞舞,一件名为《看见风》的艺术作品就此诞生。“随后的几个月里,1万多名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坡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国海回忆,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

艺术团队的到来,打开了村民们的思路。竹匠陈荣苗重拾手艺,开起了工艺品小店。“以前是奔着生产生活需要,现在要把竹制品变成艺术品。”陈荣苗制作的竹蜻蜓、竹扁担、竹帆船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开店以来,靠着售卖竹艺制品,他已增收上万元。

与此同时,坡塘村探索“微改造、精提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废弃的水表箱,绘上“楚河汉界”棋盘,再放上两个小石凳,一个露天小棋局就有了。“在保留乡村传统风貌的基础上,稍加改造,村里处处都是景观。”罗国海介绍,村里对建筑立面进行创意美化与功能提升,随处可见的砖瓦、蓑衣等老物件都可以打造成特色景观,小投入也有大回报。

依靠改革,盘活闲置土地,租赁闲置农房,既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又能“筑巢引凤”。如今,村里的旧民居、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了乡村博物馆、树兰书屋等文化艺术空间,莲花落表演艺术家胡兆海、“陋室画家”位光明等一批艺术家工作室来此落户。

老茶厂改造而来的新空间,眼下已是“云松乡村艺术馆”,一楼新开了半舍堂茶室,二楼是开放艺术展览空间,出自绍兴市美协、绍兴书画院10名青年画家之手的“云松十景”主题美术长卷正在展览。“有山有水有风雅,适合品茶赏文化,我们第一次来就被村里的文艺氛围吸引了。”半舍堂茶室经营者俞小龙多番考察后,最终将茶室开在了坡塘。

艺术赋能,青山绿水有了别样风味。围绕“云上居”主题,坡塘村打造了“云福广场”“云壶飞瀑”“云松营地”等一系列旅游观光景观,一体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目前,坡塘村全年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万元,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220人。

“小到一只碗、一个酒杯,只有做出品质、做出特色,游客才会来了又来。”罗国海正谋划着,打造5到10个具有辨识度的文创产品,以大型文旅活动为切入点,促进乡村旅游长效发展。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角逐新能源 驰骋新赛道
下一篇:我国“沙戈荒”地区首条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