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本报记者 王 珂 2023-06-14 11:21:08 人民日报
“带孩子一起走近非遗、了解非遗,觉得特别有意义。”近日,在位于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上海游客李萍说。寿山石雕、莆田木雕、唐卡漆画……博览苑内展览的非遗精品,吸引了一批游客专程前来参观。今年“五一”期间,博览苑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在福州三坊七巷北入口不远处的郎官巷口,“软木画馆”的招牌格外醒目。走进其中,负责人郭丽正忙着向游客讲述软木画的非遗故事。从了解软木画的历史文化与制作技艺,到体验制作软木画,非遗以更加多元的方式来到普通人身边,受到很多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作为一种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市举办。在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一首《七溜八溜 不离福州》伬艺演出,向游客展示了福州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厚重底蕴。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非遗传承人也在积极探索。在福建省非遗博览苑,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非遗传承人展示的花茶制作传统技艺,让很多游客驻足围观。在河南省内乡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宛梆的传承人,通过抖音直播把非遗文化带到更多人的身边。抖音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平均每天的非遗直播超过1.9万场。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保护部主任谭雪刚说,既要在旅游发展中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也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为旅游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专家表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契合点,是文旅融合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推动旅游经营主体找准与非遗融合发展的切入点,让旅游更有文化味。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免税购物市场活力足
下一篇: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支撑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