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2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
汪文正 2023-01-13 20:14:33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8%,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物价工作下一步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12月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12月份,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好市场保供稳价,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2022年12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上涨0.5%,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上涨0.1%。
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8%转为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鲜菜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7.0%和4.7%。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6.1%和6.5%;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出行及娱乐活动逐步恢复,飞机票、电影及演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分别上涨7.7%、5.8%和3.8%;春节临近,家政服务价格上涨1.0%。
从同比看,2022年12月份CPI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2.2%,涨幅比上月回落12.2个百分点;鸡蛋、食用油和粮食价格分别上涨10.0%、7.2%和2.6%,涨幅均有回落;鲜菜价格下降8.0%,降幅收窄1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0.5%和11.4%,涨幅均有回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略有回升,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米袋子”“菜篮子”有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介绍,2022年,中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大幅低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涨幅,也明显低于多个新兴经济体涨幅。
重要民生商品“米袋子”“菜篮子”有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牛育斌介绍,2022年,全年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8%;在国际市场小麦、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的背景下,中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平缓,成品粮零售价格稳定,全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
围绕产供储销全链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加强保供稳价:生产方面,稳定粮食和生猪生产,主产区和主销区共担保供稳价责任;督促大中城市落实人均菜地最低保有量要求。流通方面,推动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强化跨区域合作,开展联保联供;指导各地畅通运输物流,降低流通成本。储备方面,指导各地落实成品粮油、猪肉、北方城市冬春蔬菜等储备并适时投放,保障市场供应。终端环节,提升大中城市市域配送能力,及时开展平价销售,确保终端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总的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较为完备的调控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障好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消费需要。”牛育斌说。
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临近春节,如何保障节日市场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牛育斌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近日对节日期间保供稳价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一是强化监测分析预警,指导各地密切监测居民消费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化,根据返乡、旅游人员流动情况作出前瞻性安排;二是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各地提前做好充实储备、产销衔接和应急预案等准备;三是确保货源充足,指导各地加强货源调配,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等骨干流通主体加大提前备货、铺货力度;四是强化市场监管,维护正常价格秩序。
“从近期调度情况看,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储备充实,市场价格平稳有序,能够保障广大城乡居民节日期间消费需求。”牛育斌说。
如何预计今年物价走势?“2023年,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万劲松表示,中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