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3-05-31 15:19:4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30日在塔里木油田正式开钻,旨在探索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理论,为我国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油气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和支持。
我国首口万米科学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开钻。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深地塔科1井是中国石油在塔里木油田实施“深地工程”探测的重大工程。该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紧邻埋深达8000米的富满10亿吨级超深油气区。这口井设计井深1.11万米,设计钻完井周期457天。
“部署钻探深地塔科1井目的是开展万米级特深层地质、工程科学探索研究,以技术突破挑战深地钻井极限,深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规律,进一步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中国石油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深地塔科1井。受访者供图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准噶尔、四川、柴达木4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未来陆上油田主攻方向瞄准深地和非常规油气开发。
通常而言,业内将4500米到6000米的井深定位为深井,6000米到9000米的井为超深井,超过9000米的井为特深井。在万米以下高温环境中,钻井工具都变得像面条一样柔软,打一口井需要攻克井漏、卡钻、地层垮塌等几十道难题。
“针对超深和塔里木特殊的地质结构带来的困难,塔科1井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进行作业。与普通钻机相比,该钻机载重提升能力由三、四百吨提高到最大九百吨。同时,首次加工制造国内168毫米钻杆,创新研发耐220摄氏度超高温工作液、五开井眼井身结构等技术,为钻探万米特深井提供技术和装备保障。”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首席技术专家王春生说。
深地塔科1井。受访者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认为,通过塔里木油田万米钻探实施,可以推动超深层油气实现接替,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在工程技术核心装备、关键助剂、高端工具仪器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国产化发展,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培养锻炼人才队伍,打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球深地油气勘探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塔里木油田已经落实了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和富满10亿吨级大油气区,成功钻探95口超8000米的钻井,6000米以深的井多达1700余口,占全国超深井数量的80%以上,生产的油气产量占比超过52%。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