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2-01-27 19:06:39 新华社
财政部2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21年财政收支“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万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均实现超收。怎么看待这一形势?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做出回应。
1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财政收支情况。 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有人担心,财政收入超收是否增加了市场主体的负担?
对此,许宏才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财政收入超收,建立在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基础上,GDP的稳定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财政收入是按照现价计算,而GDP是按照不变价计算,价格上涨拉动了财政收入增加。
在许宏才看来,去年财政收入超收,是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基础上实现的,与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适应,是符合预期的。“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特别是上游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较高,带动了财政收入增长。”
此外,他表示,虽然2021年财政收入实现超收,但是与2019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1%,增幅低于GDP增长,要理性客观看待财政收入超收。
也有不少人好奇,超收的钱要怎么用?
“去年的超收收入,我们按照预算法规定,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许宏才说,这会给今年的预算安排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为保持今年财政支出强度、推动财力下沉提供资金支持。
记者:申铖、邹多为
编辑:李小虎
(责编:崔宝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积极财政发力 将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
下一篇:2022年春节档票房突破60亿元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