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小成本换来大效益

刘 成  2022-06-14 17:12:07  经济日报

“现在有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行情又不好,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开源节流。”

“更换生产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工人适应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些都是成本,咱都要考虑到。”

这样的讨论会在青岛云路特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云路特变”)已经召开过很多次。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这家从事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的企业,近两年遇到不小的挑战。

如何克服困难,赢得发展主动权?云路特变董事长郭刚在讨论会上说:“创新才有出路,要凝聚整个公司的力量创新创效,不断开拓新的降本项目和方法。我们从生产线的创新做起,以小成本换取大效益。”

生产成本怎样降低,材料浪费如何减少,生产效率怎么提高……云路特变生产部负责人邱鹏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有的企业生产流程高效,若完全照搬照抄,投入产出比未必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取长补短,自主设计适合本公司的生产流程。

针对车间各生产工序零碎分散,工人来回走动取料、取件浪费时间等问题,云路特变研发设计了适合公司需求的分体式流水线,即通过百米长的作业线,将绕线、浸漆、配线、组装等各流程串联起来。“整个流水线投入花费不到10万元,而生产效率却提升了20%。”邱鹏说。

尝到技术创新的甜头后,云路特变又继续改进了一批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以配线工序为例,过去缠绕铜、铝电磁线都需手工操作,一个工人平均每天可缠绕100组至150组电磁线,但人工缠绕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为此,云路特变经过多次试验后,研发制作了一台半自动化生产设备,每天可缠绕电磁线约1500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改进压装模具的生产工艺,使单个产品生产用时缩短近30分钟。据了解,云路特变仅生产环节的改进创新不少于25项,推动生产成本降低20%。

除了生产线及生产设备的创新改进,云路特变还加快了新品研发的速度。今年以来,公司推出包括变频器在内的近40款新产品。“新品开发不仅有利于我们拓展市场,更有利于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郭刚说,公司研发投入的比重正逐年增加,今年有望达到营销总额的5%。

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帮助。就在前两个月,云路特变遇到绝缘性材料“供货荒”问题。“在我们多方寻找合适的供货商时,正逢山东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企业服务专班负责人王翠艳走访企业,了解情况后,她随即帮助我们寻找当地符合条件的原材料供货商。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绝缘性材料供应问题得到解决。”郭刚说。

虽然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云路特变仍不断创新求变,坚持进行生产模式的改造、创新和转型,加之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生产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截至目前,云路特变产值同比增长超过两成,超额完成目标。“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郭刚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维护和发展多边贸易体系
下一篇:“改”出活力 “治”出效率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