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从海南省新闻办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4年本)》已于近期正式印发,相比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目录鼓励范围进一步扩大。
商务部3月13日消息显示,日前,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结构性减税降费、保障和改善民生、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作为中国“国家账本”,《预算报告》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哪些发力点?今年的钱怎样花?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解读。
记者13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中国消费者协会12日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上海市未来产业试验场“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上海市未来产业的重点领域部署,实施未来产业试验场“揭榜挂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代表委员表示,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的资源支撑、技术积累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则要依靠新质生产力的引领和推动。
日前,记者在税务服务一线采访感受到,税收政策宣传辅导接地气,涉税业务办理讲效率;税务执法的规范性、税费服务的便利性大大增强,提高了政策执行确定性,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为积极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将在各自岗位上脚踏实地、开拓进取,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今年财政政策有什么特点?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重点领域和基本民生投入如何保障?代表委员展开热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近日,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田军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铁路网越织越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普速铁路网不断完善。
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强调,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可以从财政支出强度、政府债券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等3方面理解把握“适度加力”的内涵。
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是扩大有效投资是重要工作抓手,“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国家发改委将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
记者从全国工商联获悉,近日,全国工商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扎实开展团体提案工作。2024年,全国工商联提案最终确定44件提案,其中2件作为向全国政协推荐的重点提案。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6日下午3时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推动科技创新、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就社会各界关切进行了回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一组图,一起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含义,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相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24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资保供稳价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力军作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做好春耕农资供应服务工作,为夺取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