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思想 > 列表
  •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高度概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八个坚持”,其中一条就是“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 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要求,对于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意义重大。

  •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并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中国证监会党委把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市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资本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作出重要论述,深刻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为我们正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中国金融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丰富内涵,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用“八个坚持”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其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居于首位、具有统领地位。

  •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为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金融工作的总纲,纲举才能目张。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深刻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趋势,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 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人民法院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潮流,不断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 丰富生活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

    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新征程上,要聚焦人民群众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高质量打造智慧化、便捷化、普惠化、精准化的生活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将智慧化服务融入百姓衣食住行各方面,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享受美好数字生活。

  • 人民观察:加快建设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

    当前,以智慧互联为目标的智联网正在加速构建,推动人类社会向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蝶变”。我们要积极抓住机遇、全力迎接挑战,不断构筑起生动的数字社会新图景,确保数字技术和生产生活的结合始终朝着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方向发展。

  •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四川发展实践,努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 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 正确处理我国经济建设中重大关系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

  •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我们要抓紧抓实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在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