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全国数据交易大市场 立法整治“内卷式”竞争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2025-03-11 15:07:32  证券时报

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2025年,我国将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基础制度规则如何完善、要素流通渠道如何畅通、“内卷式”竞争如何整治……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进行了大量讨论。在多位代表委员看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完善市场制度方面,需强化关键领域的制度设计;在畅通要素流通方面,应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易大市场;在整治“内卷式”竞争等市场堵点卡点上,应以法治手段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强化关键领域制度设计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除了实施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去年12月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

自2018年全面实施以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瘦身”。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今年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在新业态新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应进一步强化关键领域的制度设计。“特别是对涉及新技术新业态的领域,建议建立‘非禁即入’的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防止设置隐形的壁垒。”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编制“十五五”规划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市场决定性、政府主导性、人工智能引领性的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破除信息孤岛,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成一个能够统筹协调区域系统发展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

建立全国性数据交易市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在于打通要素市场和资源市场。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和打造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性资源。与此同时,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总体还有待提升,“专网林立”“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等现象仍然存在。

“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易大市场,能够充分挖掘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向记者指出,当前,国内数据交易市场各自为政的情况仍然突出,全国多个省份建立的地方性数据交易中心超50个。由于缺乏协同性,相同的数据在不同交易所体现的价值存在差异,对数据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带来挑战。同时,数据交易政策的制定和管理部门众多,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秦荣生认为,应借鉴证券交易所模式,建立3至4个全国性的数据交易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统筹数据交易,避免形成地方性、分散性的数据交易格局。同时,通过建立全国性数据交易市场,避免政策碎片化和功能的重叠,提高数据要素流通效率和规范性。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离不开数据基础制度的护航。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别小组会上指出,要让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合理保护起来、高效流动起来,关键要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兼顾公共利益、个人隐私、数据安全三者的平衡,充分把握数据的流动性和产权制度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以法治手段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唯有着力打通各项堵点卡点,才能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从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防止”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我国对于遏制“内卷式”竞争的态度愈发鲜明。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工作重点包括进一步规范地方经济促进行为、招商引资行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真正破除地方保护。

目前,许多行业已通过强化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的竞争正逐渐趋于良性。

对于如何破解恶性竞争的难题,冯兴亚认为,需要行业各方的努力,“行业内外、消费者都要对恶性竞争有共识,只要形成共识,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可以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保障公平竞争环境,以法治手段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功承瀛泰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迟日大对记者表示,可结合当前“内卷式”竞争现状,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进一步界定“恶意竞争”行为标准并明确相关罚则;修订《招标投标法》,引导合理、正确适用评标标准,解决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竞争不充分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从法律和制度上解决低价低质中标问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知责于心奋勇争先 长三角三省一市各扬所长挑大梁
下一篇:激活创新、金融、企业融合引擎 有效有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