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助力陕西苹果优果率提升7%、猕猴桃优果率提升12%
本报记者 龚仕建 2025-03-14 14:47:51 人民日报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齐镇凉阁村,返乡创业青年邓晓庆的35亩设施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养护猕猴桃树,两台六要素微型智能果园气象站藏在藤蔓间。“气象站可帮我省了不少力,以前全靠人工监测,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精准掌握天气状况及果园的湿度、温度。”说话间,邓晓庆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起来。
“果园气象观测站相当于我们的‘听诊器’。”眉县气象局副局长张毅军回忆,去年7月上旬,眉县南部出现干旱天气,气象局通过放置在果园内的多个气象站提前捕捉到此次天气过程,连续发布了一系列干旱、日灼预警信号,建议果农做好浇灌降温。
“我们及时调整果园管护工作,实现了安全过关。”邓晓庆说,以前果园管理基本靠经验,现在数据“说话”更靠谱,在气象部门的技术“加持”下,这几年猕猴桃年年丰收。
黄土高原地形复杂,要实现精准气象预报就需要不断织密“监测网”。“我们通过加密布设果园气象站,结合卫星、雷达和原有的地面监测站网,使延安苹果气象监测站网密度达到4公里。”延安市气象局局长王维刚介绍,依托庞大的监测数据支撑,局里研发出次公里级(500米)果业精细化预报模式,实现了24小时内逐1小时、24—240小时逐3小时预报预警。
气象精准服务,为苹果产业保驾护航。
在延安,夏季防雹是果农们的大事。“每年6月至9月,冰雹说来就来,这时正值苹果生长关键期,可不能让它影响苹果品质。”这两年,延安市宝塔区果农马文昌多了一个身份——防雹作业人员。他告诉记者,去年7月21日至22日,延安连续两天出现强对流天气,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连续发布人工防雹作业预警和作业预案。“在人工防雹作业的干预下,乡亲们种的苹果没有遭受冰雹灾害。”马文昌说。
气象服务赋能,让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标准化果园负责人赵永东尝到了大甜头,“2021年,我们根据气象部门和果业中心的指导,对400亩果园采用覆膜、覆草‘双覆盖’技术种植管理,提高雨水利用率,解决山地苹果灌溉难题,当年就实现增产50%。”
为更好服务广大农民,2024年陕西省气象局采用“前店+后厂”模式,联合有关部门建设苹果、猕猴桃等农业气象科技小院,推广农业防灾减灾适用技术达600万余亩,各类气象服务有效提升全省苹果优果率7%,提升猕猴桃优果率12%。
如今,放眼三秦大地,一个个气象监测站如哨兵站立,一项项先进技术落地,一座座农业气象科技小院扎根基层。气象专家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气象服务人员将先进的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人民网记者贾凯璐参与采写)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下一篇:旅游业涌动创新活力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