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从拿地到投产仅9个月
本报记者 王崟欣 2025-02-12 10:34:57 人民日报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
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据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1万台。
项目2024年5月23日在上海临港开工,从拿地到投产仅历时9个月,相比之前整车工厂的12个月提前3个月,上海再次刷新“特斯拉速度”。
不断刷新的“特斯拉速度”动力源自哪里?
“特斯拉速度”背后,秘诀是“上海速度”。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处长陆瑜介绍:“特斯拉与临港的二次合作,是对临港营商环境的肯定。”在此次合作中,临港主动参与项目进程,为企业设计整个建设计划,对从拿地到施工的所有中间环节一一梳理。
“企业哪些节点要做哪些工作,哪些环节需要政府配套,我们形成高速推进表,变‘企业等政府’为‘政府等企业’。”陆瑜说。在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建设过程中,上海临港新片区创新推出“项目服务包”,修建跨河桥梁保障工厂建设进度,统筹安排蓝领公寓,满足2000多名储能工厂员工的居住需求……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高度重合,临港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能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迅速构建起本地产业链供应链,同时也能增加已有产业集群的服务面和产业韧性。”陆瑜介绍,特斯拉有迅速拓展储能业务的需要,临港有发展储能产业的渴望和良好的产业沃土。不断刷新的“特斯拉速度”背后,是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即时配送 “跑”向万亿元大市场(大数据观察)
下一篇:如何让“职业闭店”套路玩不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