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 陈见南 2025-02-06 15:35:26 证券时报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赛道。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一日千里。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中国发展报告2024》提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处在全球第一方阵,在需求潜力、供给能力和智能基础设施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和强大潜能。
从市场空间来看,赛迪顾问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73万亿元,全球占比将超过30%。
此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以此大致计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未来十多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接近10%水平。
人工智能行业的高成长性和巨大潜力,在股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关企业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比如2024年全年累计涨幅超过两倍的个股中,就有寒武纪-U、罗博特科、神宇股份等多只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股票。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购房计费调整,公摊部分更透明
下一篇:脑机接口多行业渗透 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