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业界: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路径明晰 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

记者 黄盛  2025-01-23 18:03:04  人民网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在城乡建设领域,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培育绿色建筑新增长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成为城乡建设低碳转型、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以来城乡建设低碳转型相关政策频出,特别是双碳“1+N”政策体系的发布、《加快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减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印发等,为我国城乡建设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表示,《工作方案》明确,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核算。

据介绍,在测算分析建筑与建造、城市市政设施运行能耗与碳排放方面,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日前和重庆大学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年版)》显示,全国城市集中供热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较快。

倪江波认为,这与三方面因素有关,首先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新产业的支撑;其次是全面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制定的供热、减排方面的团体标准;三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和规划的推动。

针对未来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倪江波建议,新建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加快推进超低能耗建筑、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进农村住宅的绿色低碳转型,引导地方制定绿色金融、容积率奖励优先评奖等政策,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规模化发展;要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让更多的老房子变成好房子,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向电气化发展,推进供热高质量发展应用。同时,充分应用热电原厂包括工业余热把低品位的能源利用起来,替代现有的采暖锅炉,因地制宜开发热泵太阳能技术。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络游戏获批量维持高位 连续8个月超百款
下一篇:12位院士共瞻高纯化学品产业未来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