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纵横:产销衔接,让农民丰产又增收

白毅鹏  2024-10-31 11:30:51  人民日报

金秋时节,各地一片好“丰”景。近期,笔者看到一些地方把庆丰收活动办到了市区,让众多农产品、硬核农业科技、特色乡村游线路“出村进城”,不禁为之叫好。此举,既让城市居民与广大农民共享丰收喜悦,也畅通了农产品销售之路,让农民丰产又增收。

丰收季,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做好产销衔接,不负农民耕耘劳作。也应看到,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如产销渠道不畅、营销模式不佳等因素,影响着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顺利走向商超柜台。因此,丰收时节,各地政府要做好产销衔接这篇大文章,做农民开拓市场的好帮手。

首先,加强信息共享。要搭建立体多维的信息服务平台,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价格情况,从而更加合理地调整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供给量。同时,可以组织带领农民参加各种交易会,让他们对进入商业领域的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一个集中、直观的认识,了解市场最新动向和客户需求。

其次,强化品牌特色。农产品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一定要品牌过硬、特色鲜明。比如,人们提起大闸蟹,就会想到阳澄湖;提到苹果,就会想到陕西。因此,强化品牌特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才能实现地域和品牌深度绑定,让消费者形成“记忆点”。

再次,做好网络销售。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渠道。各地要因地制宜,借助电商平台,使农产品获得更多曝光度,拉动产品销量。比如陕西举办“陕西高校共助乡村振兴  百万学子代言陕西好物”活动,让青年人通过短视频拍摄、直播等方式推介陕西农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

最后,促进农旅融合。吸引城市居民到美丽乡村,同样是农民增收的契机。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暂别拥堵嘈杂的都市,走向田野、亲近自然。各地不妨通过乡村游线路的推介,吸引更多游客“打卡”美丽田园,促进农旅融合,从而带动农产品销售。

丰收的喜悦,不仅要体现在丰产上,还要体现在真金白银的增收上。下大力气抓好产销衔接,定能更好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摘编自《陕西日报》,原题为《丰收季  做好产销衔接大文章》)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时评:抢抓软件业换道超车机遇
下一篇:多措并举破解回收循环利用难题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