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陶 成 2024-10-23 17:43:44 人民日报
近期,体育旅游消费市场异常火爆。北京举办的202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和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两大赛事,总票房超1.4亿元;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吸引众多羽毛球爱好者关注,为江西南昌增添了别样韵味……这些极具特色、内容丰富的高水平赛事,推动体旅深度融合,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
体育因旅游而丰富,旅游因体育而多彩。举办体育赛事,比拼的是体育技能,展示的是当地形象,提升的是当地竞争力。推动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引进、培育精品赛事上用心用力,还要在设施建设、服务提升上尽心尽力,让更多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游,促进体育赛事“流量”加快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
面对游客多层次、多元化需求,许多地方发挥体育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形象提升的双突破。观察贵州榕江“村超”、台江“村BA”,海南“村排”等群众性体育赛事,不难发现,举办地的配套基础设施或许与大城市无法相比,但其中独有的“村味”“土味”深深吸引着广大游客。
实践证明,立足地区实际、打造地域特色,才能更好推动体旅融合。各地要聚焦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本土IP,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美食、自然风光等资源禀赋,将区域资源与体育赛事有机结合,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供给、培育赛事品牌,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体育赛事就像一扇窗,透过窗户,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地方的风貌风采。体育赛事往往是短暂的,但赛场里的专业态度和当地的热情服务如果让游客印象深刻,会在无形中提升地域知名度、美誉度。既在“硬件”上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又在“软件”上统筹调度,进一步优化配置安保、交管、卫生、志愿者等资源力量,确保游客安全观赛、舒适观赛、开心观赛,才能更好向游客展示包容、开放、文明的当地形象,从而赢得回头客。
以人民为中心,是体旅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引导更多群众关注体育赛事、参与体育锻炼,必能为推动体旅融合提供坚实支撑。
(摘编自《江西日报》,原题为《让“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新风尚》)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知: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下一篇:观象台: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