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纵横:清凉游市场大有可为

刘 敏  2024-08-27 17:17:46  人民日报

暑期旅游市场中,清凉资源展现出巨大潜力。放眼全国,带有清凉属性的地貌、水文和气候资源快速转化为旅游产品,并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工业等融合发展,各地不断延伸产业链,创造新场景,催生出清凉游新业态、新产品。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已建成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创新活跃的旅游供给体系,发展清凉游基础深厚。不过,清凉游市场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从清凉资源到拳头产品的转化效率不高、同质化问题突出,一些生态旅游资源尚未转变成避暑旅游产品;有的清凉游城市和场所承载能力不足,智慧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与人流量不匹配;有的乡村旅游景区环境卫生不达标,影响旅游消费体验。城市室内冰雪旅游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域、季节和气候等的限制,但也存在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对此,还需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清凉游的品质与效益。

推动清凉游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优化供给、完善设施、创新服务,满足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一方面,应抓住重点、挖掘特色,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夏季冰雪、文化演艺等业态,拓展室内冰雪旅游项目场景应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景区结合人流量和场地情况配建停车场、充电桩,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并对周边餐饮、住宿环境卫生进行高标准管理,搭建医疗救援和安全管理系统。此外,相关地区还可进行区域间的南北互动,与其他城市点对点开展产品推介、精品旅游线路推广活动,共享文化和旅游消费补贴等优惠政策,拓展清凉游客源和市场。

清凉游市场火热,体现了旅游市场多元化的消费趋势,是近年来文旅消费升级的一个缩影。未来,持续拓展消费场景,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完善设施服务,清凉游市场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经济日报》,原题为《“清凉游”市场大有可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现场评论:在协同融合中拥抱机遇
下一篇:人民时评:筑牢科技创新的“安全之基”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