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纵横:点亮夜间经济的“灯火”

谷 朋  2024-08-06 10:53:56  人民日报

夜幕降临,便民餐车暖黄色的灯带亮起,摊位上,煎炒烹炸,甜辣酸咸,升腾起浓郁的烟火气。最近,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推出170多个限时限地餐车,受到老百姓欢迎。

街边路口、学校门前、地铁站口等地方,原本有不少流动摊贩聚集,占道经营问题严重。海棠街实施精细化管理,统一餐车规格标准,明确经营时间为17点到22点。流动商贩有了“定所”,聚拢了人气,周边居民也从这个微缩的小夜市中收获了便利。

街边小摊,一头连着个体经营者的生计,一头连着居民的生活,是城市夜间经济的一隅,蕴藏着社会治理的大课题。如何兼顾烟火气与文明秩序,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治理温度和智慧。

畅通城市“微循环”,需要在精细上下功夫。路边摊接地气、有活力。夜间经济的“热辣滚烫”体现在商场百货、霓虹闪烁的繁华里,也体现在寻常巷陌、街角路边的烟火里。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对这些地方进行有序规划、有序管理、赋能提升,在烟火气和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中找到平衡点,才能使城市越更新越有活力。

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找好“落针点”,有的放矢去发力。针对夜市人流密集、治安状况复杂等问题,有的地方整合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公安和街道等职能部门力量,努力扮演“夜间管家”角色;为解决商家入驻和规范经营问题,一些地方给经营主体“掌灯引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

治理要精细化,还可以在供给侧做文章,结合本地特色,找准优势项目,扩大场景体验式消费。比如,拥有“烟火气”“慢生活”“文艺范”等特征的各类后街,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还可以反哺主街,提升核心商圈能级。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座城市有活力与否,亮起灯看得更清楚。点亮夜间经济的“灯火”,城市的“质感”就在这些小而巧的治理中体现。

(摘编自《天津日报》,原题为《点亮夜市的“灯”》)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时评: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启示
下一篇:人民观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