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肖尤丹 2024-07-08 18:30:12 人民日报
应对新挑战,需要我们更加积极应变求变,围绕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开放,着力塑造与国家实力地位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开放创新格局
前不久,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本次任务搭载了欧洲航天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载荷,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这是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结出的最新成果。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随着科技探索的深入,分工协作日益精细、复杂,科技合作的广度不断拓展、力度持续增强,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科技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应对新挑战,需要我们更加积极应变求变,围绕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的科技开放,着力塑造与国家实力地位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开放创新格局。
全面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拓展合作新基础。世界发展受益于科技进步,人类命运因科技合作而更加紧密。眼下,应对人工智能风险、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共同挑战,国际社会携手合作的要求更加紧迫。从利益共享到科技共治进一步扩展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有助于推动我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有必要主动参与全球科技规则制定,通过设置全球性科技创新议题等方式,提升我国在前沿科技、知识产权、科技伦理、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全球科技治理话语权。
发挥大科学装置平台效应,培育合作新优势。大科学装置是引领前沿科技突破的关键工具,跨国界、跨学科科研合作成为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的主流。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经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35个已建成运行,数量规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加强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的国际化环境建设,让资源和数据开放更便利,不仅能为前沿科学突破和世界科技进步提供支撑,还有助于汇聚顶尖科技人才和资源,推动我国从全球创新网络重要参与者转变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贡献者。
构建国际化制度生态,激发合作新动能。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各方力量,营造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将开放融入科技治理全过程,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比如,围绕出入境、居留居住、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等环节,补齐开放创新的一些短板,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和跨境创新创业便利化服务水平。此外,安全是持续开放的保障,开放是长久安全的基础。加快健全和完善开放创新安全制度体系,还应注重开放发展与安全保障的协调,为开放提供制度保障。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开放合作的大势不可阻挡。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在新的起点上,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以高水平开放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我们一定能谱写国际科技合作新乐章,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论:让专业的人发挥专业作用
下一篇:评论员观察:给生物识别信息加上安全锁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