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葛孟超 2024-05-20 15:59:42 人民日报
应进一步破除信用信息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共享的壁垒,让企业信用价值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作出重要部署。
近年来,我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成为全球覆盖人数最多、收录信贷信息最全的征信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已经归集信用信息超过780亿条,向有关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超过2.76亿次,周均访问量超百万人次。从地方层面来看,全国多地也建设了各种层级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建设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重要意义。接入平台后,金融机构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企业的各类信用信息,比如企业登记注册、纳税、水电气费等信息,这有助于金融机构做出信贷决策,增强了其提供贷款的信心。然而,在平台普及的过程中,一些新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一些地方建有多个平台,导致企业信用信息被重复归集,金融机构多头对接,经营主体多头注册,增加了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负担。再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仍然不够充分,现有共享信息不足以支撑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作出精准的信用评价,等等。
信用信息是企业信用融资的基础。应进一步破除信用信息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共享的壁垒,让企业信用价值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要推动平台优化整合。建设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本意是通过归集共享企业信用信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在实践中,绝不能让各个平台成为新的“信息孤岛”。《实施方案》提出,对功能重复或运行低效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原则上一个省份只保留一个省级平台,市县设立的平台不超过一个,所有地方平台统一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实行清单式管理,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据了解,云南省已率先完成省内各类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整合,只保留一个平台,经营主体一处注册即可享受相关金融服务。完善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将有助于解决各地各平台之间“信息孤岛”问题。
要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目前在很多地方,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纳入信贷决策考量,已是金融机构的普遍做法,但企业部分信息在平台上缺失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给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也造成了一定困扰。《实施方案》提出,根据金融机构对信用信息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范围;着力解决数据共享频次不够、接口调用容量不足、部分公共事业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相信随着平台逐步优化整合、信用信息归集更加全面精准,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将获得更切实的便利服务。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高质量信用体系予以支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加快落实《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优化整合,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数据开发利用,推动便民惠企金融政策直达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以信用信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将为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现场评论:养山护林,向森林要食物
下一篇:评论员观察:立足实际,避免“简单退出”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