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4-04-08 16:47:16 人民日报
![]() |
农田灌溉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灌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下属水电九局承建。项目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助力当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图为位于桑给巴尔岛的灌区田块航拍图。 张 延摄 |
![]() |
农技合作 中国援多米尼克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始于2005年,目前已开展至第八期。项目引进了多个高附加值农作物品种,促进了多米尼克农业产业升级。图为中多两国农业专家在观察水培系统种苗生长情况。 魏新苗摄 |
![]() |
鲜花出口 近年来,鲜花是肯尼亚出口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之一。图为在肯尼亚奈瓦沙湖畔的一家鲜花农场,一名花农正在采摘鲜花。 本报记者 黄炜鑫摄 |
![]() |
开渠引水 中国政府援吉尔吉斯斯坦灌溉系统改造项目由中国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项目改善了当地大量农田荒芜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图为巴特肯州1号灌区一处改造后的水渠。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
![]() |
菌菇培育 中国政府面向斐济等太平洋岛国推广菌草技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当地民生改善。图为在斐济奈塔希里乳业妇女组织菌草技术示范点,孩子们正在帮忙采菇。 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供图 |
![]() |
农业加工 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科工援赞比亚玉米粉厂产能达240吨/日,项目交付后为保障当地粮食供应、稳定粮食价格、创造就业机会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图为该玉米粉厂外景。 马义慧摄 |
![]() |
农机运用 现代化农机设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运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图为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卡拉旺县的一处水稻试验田里,中国生产的农用无人机进行杀虫作业。 阿代尔摄 |
![]() |
整地备耕 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集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和示范、新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培训于一体,为老挝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图为2月1日,试验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大豆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前期整地工作。 李 崇摄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共建国家不断加强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一座座农业加工厂,绘制出国际农业合作的美丽画卷。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泰国多举措提升水果产销
下一篇:中泰互免签证促进旅游业升温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