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正文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五成 主产区秋种工作稳步推进

  2024-10-24 16:14:25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五成,冬油菜播种过六成,主产区秋种工作稳步推进。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其中冬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做好秋种工作对来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

近期,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魏湾村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秋种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种粮大户魏一兵和农业技术人员一番交流后,把小麦种子、肥料倾倒进播种机不同的料仓,大型农用机械开始了田间播种作业,一次性实现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起垄等多道工序。

“现在秋种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机装上北斗导航,提高了施肥、覆土、平整的效率。新的播种方式,达到了播幅宽、播种均匀、抗旱、出苗齐的预期效果。”魏一兵说,300多亩冬小麦的播种工作只需要3至4天就能完成。

好农艺搭配好农机,精耕细作实现好收成。为跑出农业机械化的“加速度”,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农机发展的政策。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全产业链农机装备研发与推广。2023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提出2025年和2030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畜牧养殖机械化以及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目标预期,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智慧农机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机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效率全面提高。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推进各类适用机具研发推广,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农机装备加快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

“先进实用的农机装备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最后一公里’的保障。”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刘志合介绍,近年来,当地充分利用新型农机,采用种肥同播新技术,因地施策,通过减种、减肥、减农药和节水措施,实现了一播全苗、壮苗、节本增效。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全省腾茬面积10186万亩、整地8512万亩,小麦已播4855万亩,占预计面积的57.1%。当前,河南已派出18个专家指导组,走村、入户、到田,把针对性的农技措施推广给种植户。

气象部门预计,预计未来10天,北方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呈前低后高的趋势,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秋收扫尾、冬小麦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建议,各地要抓住近期降雨有利时机,改善和补充土壤墒情,切实提高播种质量,确保种足种好小麦,夯实明年粮食丰收基础。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单日揽收快递包裹7.29亿件 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消费市场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