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4-10-12 17:43:46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许维娜)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点。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动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努力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国庆节前后出台的多项房地产新政,包括降准、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和存量房贷利率等,也让“好房子”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周”。
专家表示,此次降首付和社保年限调整政策助推解决客户购买资质问题和支付能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渴望有房住,更希望住得舒适、温馨。这要求建设“好房子”既要注重业主内在体验,又要把握房屋外在灵韵。向内求“安”,在“好房子”个性体验上开新篇。
当代人注重个性化体验的群体特征决定了“好房子”建设要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例如,在设计风格上推出不同色系供购房群体选择,在使用需求上推出一体化定制精装,满足不同业主对“家”的差异化想象。
与此同时,“好房子”要给居住者提供适当心灵场域。住房不仅是物理空间,更代表情感空间。城市居民面临较大工作与生活压力,下班后渴望回归恬淡惬意的自然状态。
什么才是“好房子”?各地陆续围绕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新模式、新一代“好房子”进行了探索。
以龙湖集团为例,其推出的全新产品系“观萃”,定位为城市自然美学作品,聚焦年轻业主群体,以“松弛”和“自然”为核心理念,注重丰富空间的设计。该产品系首个落地项目——北京观萃,采用有质感原石和自然名木,构建自然之美,同时结合美学景观设计、现代建筑设计、先锋户型设计,致力于让忙碌的都市业主获得久违的宁静。
钢筋水泥等硬件条件决定房子“差不差”,住宅周边软件条件决定房子“好不好”。
当前,众多新建小区聚焦年轻人生活习惯,在大门两侧进行商业配套建设,把咖啡清吧、阅读书屋、休闲小吃等设施设置在小区周边,使小区既有“烟火气”又有“人情味”。
相关专家表示,住房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基本利益,“好房子”的建设能够为城市中的青年提供更为坚实的生活保障,使他们享受到更加高效且不失品质的生活方式。
另有专家表示,“好房子”建设应给业主提供更多获得感,可从交通便利程度、文化活跃状况、场景多元性等方面着力。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